巧慧偎紧了他,抱紧了他的腰,“我给我哥写封信,妈一直惦记着。”

“嗯,该写,咱妈的心思就在你和哥身上了。”

……

秦时天不亮就走了,囡囡醒了还有点发懵,闹着找爸爸。

“爸爸打坏蛋去了,囡囡数着指头,一个,两个……数到十五个,爸爸就回来看囡囡了。”

囡囡不会数数,就是数到了十五个她也不知道,但她不哭了,听过早饭后,孔大娘一喊,就被牵着小手带走了。

“巧慧,你忙吧,囡囡跟着我去那屋。”

老两口都退休了,儿子每年两次寄钱寄票来,老两口的日子就两个字:清闲。

“谢谢大娘了。”

“哎,跟大娘客气啥?你大爷还说了,这哪里是看囡囡,是囡囡逗我们开心。”

巧慧洗了碗筷,收拾了屋子,就坐到桌子前,给她妈写信。

信里,说了一家人的近况,什么时候回去还不一定,秦时不放心娘俩走这么远的路……

信写完,装好,下午就寄了出去。

刘大梅出去买东西,着了秋雨,回家就感冒发烧,浑身没劲。

“妈,我妹妹来信了。”

唯一没受感冒影响的是刘大梅的大嗓门,“她还知道惦记我啊,我以为她早把她娘忘了。”

一个月就写两封信。

“妈,你别怪妹妹,她一个人照顾囡囡,还不知道忙成什么样。”

刘大梅,“你妹妹在信里说什么了?”

“妹夫不放心她和囡囡一起回来,怕路人有坏人,可能要在那里多住些日子了,再打听打听有没有顺路车,有顺路车就回来了。”

“嗯,知道了,我不想她,就想囡囡。”

老娘就是嘴硬。

“洪成,我买了菜了,你出来一下。”

刘大梅的心情雪上加霜,“她怎么又来了?”

叶洪成说道:“妈,我是个大男人,这两天可多亏了素梅照顾你,你就别挑毛病了。”

“可她有两个孩子!”

“妈,几个孩子重要吗?你要是不同意,我打光棍好了。”

叶洪成说完,就走了出去。

“洪成,买了条鱼,婶子爱吃煮的,还是煎的?”

以前日子过的紧巴,嘴巴都不挑,煎的煮的只要做熟就行。

“都行,做你最拿手的。”

“我最拿手的是煮汤,不腥不腻。”

“那就煮。”

叶洪成去拿柴火。

一间宿舍太小了,叶洪成经过领导的同意,在山墙那边用篷布搭了一小间出来当厨房,支了一口六印锅。

比以前的小锅小灶好用多了。

姚素梅用姜蒜大料拾掇好锅,叶洪成只管烧火就行了。

姚素梅又和了面,用小锅烙饼。

叶洪成注意着姚素梅的一举一动,女人真是个好女人,干活不惜力气,过日子节俭,和人相处不计较……

姚素梅注意到了,嗔了叶洪成一眼,问道:“看我干嘛?我是今天变样了吗?”

“你又没蒙着脸,还能不让人看啊?”

姚素梅娴熟地翻锅烙饼,很快饼香就出来了。

借着小锅里的一点油,姚素梅切了一大块白菜芯,炒了一个鸡蛋。

都弄妥了,姚素梅把围裙解了下来,挂在钉子上,“我走了,洪成,鱼很好熟的,你可以让婶子先吃鱼肉,剩下的多煮一会。”

叶洪成也站了起来,“你不在这里吃吗?”

“不吃了,小曼还在家,我回去吃。”

叶洪成还是撕了一块饼让姚素梅带上,白面不是天天吃的。

“给小曼的。”

姚素梅笑着接了过来,“怪不得兄妹俩都夸你,你心真细。”

听着两个人的对话,刘大梅其实深受打击,这一个月她在跟周围的人打好关系,也拜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