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虽然有椅子, 但是她的个子太矮了,甚至要踮着脚。
王乔思把直播的东西递给一旁的工作人员, 自己上手帮小女孩。她个子高, 但面对这样的柴火墙, 也需要垫脚,却比小女孩要轻松很多。
抽出足够多的柴火, 王乔思帮忙拿到灶台边上。
别看小女孩才八九岁, 但是烧土灶的动作却已经很熟练了, 只需要小小一根木柴,用柴刀劈下点木片,点燃火柴,火柴上跳跃的火光又将薄木片点燃,知道火柴快要烧到尽头, 殃及小女孩的手指,她才不慌不忙的把木柴扔到地上, 女孩把点燃的薄木片放进早就装了干柴的灶头。
她又拿过一旁的竹筒,鼓起腮帮子吹气。
火很快就燃起来了。
同样的年纪,很多小孩还处在笨手笨脚,甚至需要父母喂饭的阶段,可小女孩已经能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完成这一切。
直播间里的网友甚至数了她花了多少时间。
[羊羊:我刚刚掐了计时器,她从点火柴到烧火,一共才用了三分钟。]
[粉色小风扇:太厉害了,同样的年纪,我小侄子只会狂炫牛奶,再因为喝撑了狂打奶嗝。]
[树下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罢了。]
能观看王乔思直播的人,大多数还是年轻人,而在七十年代末改革之后,各地的经济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多数的年轻人,可以说根本没有体会过这样的生活,即便是他们的父辈,也有不少都是住在职工筒子楼里的。
但也确实很不合理。
在城市生活惯了的人们,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场景,还是现实生活,不是纪录片。
这种感觉是很奇妙的。
小女孩生完火之后,就熟练的拿出家里储存的菜,基本上都是他们自己种的,都带着新鲜的泥土。但相应的,也可以观察到小女孩压根就没准备肉菜,甚至连一个鸡蛋都没有。
她踩着凳子,手上拿着大铁铲,对于她来说,其实还是有点重。
王乔思犹豫了一会儿,还是选择帮忙,在问过小女孩之后,帮她把菜都洗好切好。
在做菜期间,小女孩上山做活的爸爸妈妈也回来了,他们身上都是泥土,还有不小心沾上的狗尾巴球,面色疲惫不堪。
他们一回来,小女孩的妈妈就把捆在背上的小儿子放了下来。
没办法,白天小女孩要走很远的路去镇上上学,而小儿子太小,不可能一个人放在家里。
如果小儿子再大个两三岁,按照恩缙山上山民的一贯做法,他们会在孩子的手或者脚上系上链子,再把门关起来,旁边放点水和吃的,还有马桶,就这么关起来,直到他们干完活回家。
一直以来,恩缙山的山民都是这样做的,也不是没有出过事,但要是没有公婆,只能选择这样做。即便有,也有很多人不愿意牺牲家里的某一个劳动力。
小女孩的爸爸妈妈看到王乔思觉得很惊讶,因为王乔思不但看起来和他们格格不入,身边还带着摄影师等工作人员。
小女孩很快用方言和她的爸爸妈妈解释了王乔思的身份,应该也提到了王乔思教她写作业的事情,因为王乔思能看到小女孩的手指向了作业本。
经过小女孩的解释,她的父母态度一下子变好了。
也许是因为自己本身没有学识,学识成了很遥远的东西,所以在他们看来,有学问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孩子的妈妈去倒了热水,家里的杯子有各种用途得来的,除了七八十年代带大黄花的搪瓷杯,甚至还有超市里两块钱劣质白酒的杯子。
里面没有放茶叶,但是王乔思喝了一口,竟然事甜的,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一杯不带茶叶的甜水已经很珍贵。
不仅是对他们,即便是对王乔思来说,她的小时候,能常喝到的饮料就是加了白糖的甜水。
从上初中开始,王乔思就没怎么喝过家里滚烫的开水加入白糖,形成的甜水。
本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