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那小人书拿来,我再看两页。”路大爷吃饱了,又开始颐气指使。
小燕儿把白天里乔嬷嬷送来的那本连环画给她,“赶紧看完,我好烧了去。这东西留着迟早是个祸害。”
“那有什么,”路金?捶?着书页,看的津津有味,随口道:“白果儿房里,连那个书都有。”
“哪个?”小燕儿一头雾水。
“嘿嘿,”路金?葱πΓ?自觉见多识广,两根指头勾一勾,“就是那个嘛!”
小燕儿登时愣住了,心头五味杂陈,这么多年又当妈,又当老妈子,闺女长大了,懂得看“那个”书了,真叫她说不出话来。
路金?从滩蛔灾?,仍旧把一册《敬德皇帝南巡记》看的啧啧称奇。
夜深了,路金?此?进被窝里。小燕儿合了窗户,吹熄了灯,走到床前把书捡起,随手放在床边,又替她掖了掖被角,走到隔扇门外榻上睡去。
夜更深了,除了房顶上几声老猫叫,整条街都沉沉睡去。
忽然,窗楞上传来咔咔的声音,像老鼠在啃噬木门,路金?疵芜剑骸坝泻淖影 ?…燕儿,拿耗夹来……”
声音短暂的一停,里外里都没了声息。
一柄短刀“咔哒”一声隔开了锁窗,霎时,浓浓月色闯进香闺,一并也带来一股冷气,路金?捶?了个身,裹紧了被子。
作者有话说:
没骨花儿:没骨花卉,在中国绘画史上,“没骨”一词最初见于宋代。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曾记载徐熙的后代作花卉“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没骨图”。苏辙也说:“徐熙画花落笔纵横,其子崇嗣变格,以五色染就,不见笔迹,谓之‘没骨’”。――百度百科
百衲衣:常生病遭灾的小孩,须吃千家饭,穿百衲衣,方能祛病化灾、长命百岁――――百度百科第 5 章
时间往回倒两个时辰,浣州城外,驿站。
帝国三千五百二十一座驿站,繁华者屋宇连绵,如若行宫,凋敝者唯有一架草棚,而浣州驿站正是前者,庭院仓房,酒窖马厩无不齐备,幢幢大屋在月色中如同庞然巨物盘踞在敕蓝河边。
这座水陆两用的驿站即便在夜间,也运转不歇,车马络绎不绝。
*
一队夜行骑士踏着暮色疾驰而来,来者四人,俱是佩刀执剑,窄袖劲装。他们一个急停后翻身下马,向驿长出示勘合,径直走进驿站。
这一行人,为首的是个黑衣少年,隔的远,四周旅人只来得及赞叹那一双清俊的眼睛,就见他疾步上了二楼。
“隆叔!”
隆德海回头,只见那尚且单薄的身影伫立在眼前,白净的脸上带着浅笑。
“果然来了!我还预备您要多几天才能到呢!”隆德海大步上前,小心又殷切的打量他一眼,“屋里叙谈。”
少年打了个手势,三名从者立时分开,分别在房间外几个要害处隐匿,他自己跟着隆德海进屋。
正屋里,隆德海向少年长揖,“这里人多耳杂,请赎老奴不能见礼。”
裴宛解了斗篷,随手搁在衣帽架上,并不在意这些虚礼,“你在父亲跟前也是赐座的,别拘泥这些。说正事罢,我只拿了一封手谕,语焉不详,那封密呈何在?”
隆德海便从衣襟里掏出一封信来,双手呈上去。
裴宛接过,这密呈上油蜡已经刮开,里头薄薄夹着一页信纸,捻出来一撮,麻桑纸,闵浣境地一带官员常用来写奏本条陈,他倒是熟得很。
信上蝇头小楷二百来字,乃是浣州通判刘长生写给阁臣万平的拜谒密呈,把繁文缛节之乎者也剔去,剩下的三言两语一言一概之,便是那通判以平闵浣交界山匪一事为由,欲奏请抚北军入浣。
为谋定此事,极尽阿谀,呈问阁老如何撰本。
裴宛捏着纸沉思,圣驾南巡之际,浣州通判欲请抚北军入浣,是嫌颈上脑袋太沉还是怎么回事?
他慢慢在屋里踱着步子,小小一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