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2)

注②&③:“在上不骄……?w诸侯之孝也。”――《孝经》

屋里太子殿下在气人这方面还是很有一手的,另外呢,其实麒哥儿借裴宣门路做生意这茬事,前文有多处伏笔,康康哪个小可爱独具慧眼,发现啦?

另外新开了个预收,是裴宛的老祖宗(就是立下家规不许后世子孙向民间选女的那位女皇帝)的故事,一介孤女夺嫡称帝,预收新文《夺嫡》,感兴趣的收一下!? 43、捉虫改字

九月初五, 浣州城外,乡下。

绿水绕青山,村郭燃起缕缕炊烟。

裴宛将手中千里望递给檀泷, 指着山下一处建筑群落, “裴宣说的应该就是那里, 山匪把卡口设在两山坳间,背靠河水,这就形成攻守兼备之势。”

檀泷静默看了看, 忽然道:“主子, 这地方瞧着眼熟, 旁边那座山,山脚下青瓦飞檐, 不就是碧山诗社?。俊?

他们上次来的时候, 恰好遇上刘长生,因而檀泷没有露面,反而把整个诗社四周都探查了一遍,因此对它的地形很熟。

裴宛接过千里望, 仔细看了下,还真的是。

山匪, 诗社?他心里那个可怕的猜测渐渐有了形状, 裴宛望着山下, 不断揣摩思索,如果这里真的有蹊跷,那么要如何攻下?

纵然调来一支军队,也只得被迫进入狭长山路, 被堵在上游按着脑袋打的份儿。

“得下去看看。”

“啊?主子, 陛下叫您即刻回京呢, 这不是违旨吗?”

裴宛敛起衣摆,极为轻快的下山,笑着说:“总也要给我两日功夫收拾行囊!快走罢,先去探探路。”

檀泷无法,只好跟着裴宛,飞快下山去。

……

这里山重水深,短短时日根本没有办法潜入山寨,所以只好假装误入。

幸好他们也有说辞:

“小人陪我家公子秋游路过此间,见此地风景甚好,一时不妨走迷了路。大王您不信?嘿,刚公子还现诌了两首诗呢,我吟给大王听听!秋华烂漫……”

“且住且住!”

那山匪身材蛮壮,一身短打,露出满臂遒劲肌肉,听到这些诗啊词啊的,露出一脸苦相,挥挥拳头:“别搁这卖酸诗了,听你们口音,是北方人?”

他端着臂膀,钉子似的目光在这两位游客身上逡巡。

一直拱手作揖说话的是位高个子青年,眉目深邃,眼睛是少见的猫眼儿,乍看气宇轩扬,一说话就露出奴才相,惹人嫌恶;倒是他身边那位公子哥儿,气质矜贵的很,只是一语不发,身量也忒细瘦,瞧着两手提不起一根柴,弱鸡。

那山匪满意的点点头,似乎是信了他们游山玩水迷了路的过客之言。

“我给两位指条明路,顺着那山坳走,约莫二里地,往南拐上一条小径,沿着小径再走半个……不,一个时辰,两位就能走出这大山!”

“多谢大王指点,那我们这就走了!”

“慢着――问路钱不给几个?”

“呃,这……”

檀泷挠挠头发,做小伏低:“真不是故意扫几位大王的兴,实在是刚才迷路之际,连钱袋子也一并丢了,只得道个不是,回头若再相逢,小的一定补上!”

“放你娘的屁,爷爷自打落草起就没干过蚀本买卖,给我带进去,小模样都长得不错,刷两天碗抵债罢! ”

裴宛:“……”

大汉们不由分说,上来就七手八脚挟持住他们,这倒合了裴宛二人的意,他们本就是要进寨子的,因此都颇有些半推半就的跟着走了。

尤其是檀泷,边走边卖力演着:“嗳唷,不要推搡,怪不好看相!我说你们都是土匪?。?可知礼数二字如何写?”

那推他的汉子便笑:“这位小哥儿,俺们这里就是土匪窝哩!”

……

那山匪似乎是极为笃定他们无法生事,直接把俩人丢进厨房,连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