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旨明发,诸司各做准备。
……
腊月初六,吏部尚书李仁卿联合一干辅臣,奏请收回内阁大臣调任官吏与贵妃批红之权,将诸政务还与太子,皇帝允。
至此,雍朝便开启了皇太子裴宛亲政的时代,敬德皇帝彻底退隐,每日只在朝天阁里烧丹炼蛊,诸事不问。
……
作者有话说:
注①:兹聘某官某女为太子妃,命卿等持节行纳吉、纳征、告期礼――参考《明史》卷55,《礼志》。《帝国九重天》P29页? 第 101 章
且说那日路府一大家子被柳儿并几名黑衣侍从拍开门送去了护国寺, 一家子除了麒哥儿金?戳叫置玫?定自若些,其他人都不免惊惶。
山门中不便牵扯过多俗事,柳儿噤口不言, 路家人也没问, 眼观鼻口关心跟着师傅们念经。
至晚间才回府, 柳儿也才说出端底――原来浑天仪星衍术演算出来的青宫元妃人选竟然是自家二姑娘,路金?础?
老太太拿着方丈才送的一串手珠直念阿弥陀佛,路老爹刘氏也是一脸瞠目, 家里出了个弥腊王后还不止, 这是要出一位太子妃了?。?
唯有麒哥儿金蝶颔首, 对这个结果并不出乎意外,而金蝶本人, 正拉着柳儿说话, 问可是太子在宫里出了什么事?
胆战心惊了三日,初六那日,礼部尚书再次登门,宣读了聘路氏庶次女为太子妃的圣旨。
“近来贵府几番喜事盈门呐, 老爵爷接旨罢!”
路岐山恍恍惚惚接了旨,这回礼部尚书的态度与上次迥然不同, 亲自矮身扶起他, 笑道:“太子大婚, 乃我朝头等大事,接下来可有咱们忙的了。腊月初九是钦天监卜出来的吉日,陛下会派遣使者来府上行纳彩、问名之礼,届时如何答言……”
礼部尚书故意留了个话缝儿, 路老爹福至心灵, 忙看向麒哥儿。
路金麒笑道:“有什么规矩, 大人与卑职一通说明白,卑职再教与二老。”
“不敢不敢,有路大人从中转圜,再好不过了!”说着,拿出一份部里商榷好的仪程文移来,按条目与路金麒详说,哪里摆节案,哪里站位,何时怎么答,怎么回等。
这样一番郑重其事,殷切叮嘱,路家人才有了二姑娘马上要当太子妃的实感,忙不迭都心里叹息了一番。
领旨毕竟是前院的事儿,女眷们都在二门里跪听。
老嬷嬷过来传话道喜的时候,她心里倏忽一下,也不知道是喜还是什么……总之咚咚的,特别不安,想要见他。
身边潮水似的恭贺声,却让她这种感觉越发深了。
……
至晚间,礼部几位大人叨叨了一整天礼仪,总算走了。一家子围坐用膳,刘氏殷殷地笑着,让她坐主位上来。
金?辞崽荆骸拔一故????矗?咱们还是和从前一样罢!”
她坐在原先的位置:“我喜欢坐这儿,上菜近!”
阖家都笑了,老太太点着她道:“回头到了宫里,可不许这样馋舌!”
……
*
吃了一碗歆甜的腊八粥,翌日初九,是纳彩问名的日子。
历代皇太子纳妃,都是要比皇帝纳妃还要更隆重盛大些,因为皇太子极有可能是未来储君,那么太子妃则是未来国母,海内小君,意义非凡。
因而,朝廷上下对此慎之又慎!
初九吉时一到,皇宫兴泰殿设节案,内阁大学士取“节”置于案上,纳彩礼物分列殿中两排。[注①]
大内侍卫统领、勤政殿大学士隆德海任正使,宗正寺正卿裴珂祖为副使,听宣取节,在浩浩汤汤的导引下前往太子妃府。
太子妃府也已准备好,路老爹按照早些学好的规矩,在府里正厅面南设节案,穿子爵白螭礼袍,在大门外跪迎。[注①]
两位使者持节挚雁,来到太子妃府第,将节陈于案上。[注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