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2 / 2)

未有失手的笃定,权当笑谈。

裴宛抿着茶杯,闲适看着。

南方举子到底有些不一样,可能是出身鱼米富庶之乡,打小便是师傅们围着开蒙,一路进书院读书的缘故,各个伶俐通文,老成明察。

有人摇头叹道:“来京师一遭儿,才知晓此地请托投献之风盛行到何种地步。唉,不知这一榜该当如何呢!”

亦有人道:“今科主考柳静言,我听人说他自打接了“主考”这份差事,为避那些恩师、同年、学生找上门来,竟收拾了铺盖细软,搬入礼部直庐,除了上朝就是回衙门应卯,连八月节也没回府。想来该是不同流俗,公正不阿的人。”

“可他那么年轻,不过是个坐纛的主考,下头副主考礼部直接点了十二个,难保各个没有利益私心!那个什么……白二,日前那位是谁家的公子,喝酒说卖同进士的?”

白徵道:“礼部仪制清吏司家的倪二公子,不过那倪二被我三言两语讽得回家跟老爹发了好大脾气,闹着要避嫌不考,被他家里老太太撞见,骂了他老爹一通!后来那位仪制司老爷果真告假,今科都在家避嫌。”

倪二为此也付出了被禁足家里的代价,白徵抹去这则没说。

“你们听听,竟还有这等事,那卖同进士的话也不知是真是假!”

“若是真的,咱们竟也不用熬苦功夫读书,只琢磨着法子撬开礼部官员、主副考官的蚌口,擎等着赐封进士罢了!”

……

“这些都是虚言,议来没甚意思,咱们只等放榜就知晓了!”

作者有话说:

注①:“既受大者又得取小也”,来自“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董仲舒 《汉书》。大意就是已经受了大利的就不能取小利了,与老天的规律是一样的。当官的,接受了俸禄就不再靠力气吃饭,也不能经商盈利,否则就有悖天意。麒哥儿是把这个道理反过来说的。

我知道会试是春闱,这里改成秋闱是为贴合剧情,科举制度也是融汇杜撰的,写的不对的地方有很多,如果有读者很懂这方面的话可以指出来,若是能教一下我,就更好了,呜呜呜!? 第 91 章

时近五更, 夜凉如许。

一顶青呢小轿落在贡院长街外,随即被稽查的南衙禁卫拦下,一个绯袍银带的年轻官吏从轿子里出来, 出示了文牒与令牌。

“是柳主考啊, 这么早就来入帘?”[注①]

往届状元、今科主考、翰林院修撰柳静言轻轻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