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2 / 2)

/王朝/部落,而文中不论主配角对外族的看法也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当然,更具有见地的人物,比如裴宛,会说“他们也民生艰难。”? 59、捉虫

敬德十一年, 周子衿那会儿还只是名武散官,率三百儿郎突袭塌它王后方。他年轻时就有一腔孤勇,只这么点人, 就敢领着他们策马在敌营后方烧荒。

彼时秋草茂盛, 野火足足烧了上百里, 不费一兵一卒,俘虏塌它王庭数百余人。

此战大捷,正当兵士们盘算功绩之时, 连州州牧却奉内阁密旨, 不仅下令放归俘虏, 还命长途奔袭归来的周子衿率兵折返,前去镇守莫尔道关――莫尔道是连绵边线最险一道关隘, 草原人常年在此盘桓, 这道命令是何意味不言而喻!

那是令周子衿折戟的一战,三百兵卒几乎尽数未归!

思及此,连太子殿下也心生感慨,唤起他的字, da:“屠臣不必多虑,从今往后, 抚北儿郎只管向前, 身后有我。”

周子衿目光咄咄, 审视着裴宛。

……

“若名正言顺的将抚北军归还给将军,尚且有些难,不过这封祈粮国书,来得很是时候!眼下将军卸甲, 身陷囹吾, 不妨把握住这时机, 冲破牢笼。”

“殿下的意思是……”

裴宛起身,走到牢房一角沙盘旁,把一枚角旗插在某处,轻轻地道:“本宫的意思是,不管麒麟宫政见如何,这一趟草原之行是必去的。就在这里,你带兵,我给你三千骑兵。”

周子衿眼睛眨了眨,这沙盘他日夜推演,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他盯着角旗的位置,那是莫尔道大关。

“马不披甲,粮草不限,将军觉得如何?”

周子衿笑了笑,不披甲的骑兵就是轻骑,战场上最灵活机动,素有风驰电掣的美名,是他惯爱用的心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