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1 / 2)

“好,你自己处理。”

楚韵在一旁收拾这些东西,王建业在看老师写给他的信,看完之后,他叹息一声,说不出是高兴还是难受。

“怎么了?”

“你看。”王建业把信放她手里。

楚韵一目十行地看完信:“情况变了?”

王建业:“看起来好像变了,老师说,等他们做完手上的工作,明年初就会回北京。”

楚韵把信交给他:“我看到了,让我们不要再寄东西去东北了,没有说的那么清楚,但意思一定是那个意思。”

“你这么肯定?”

楚韵嗯了一声:“今年都七六年了,虽然高考是七七年九月才决定下来,但是一些政策,上面应该早就着手开始实施了。你还记得去年寒假的时候,来我们学校做调研的那些领导吗?等着吧,范德人范老师很快就会离开这里。”

炎热的七月很快过去,八月初,学校来了几个学生,马一鸣也来了。

楚韵笑:“大热天的,你们来学校干什么?”

马一鸣笑:“我来还助学贷款的呀。”

楚韵睁大眼睛:“你们拿到工资了。”

几人嘿嘿直笑:“拿到了,还不少。”

楚韵:“我这里不急,你们才拿到第一个月工资,最多也就四五十块钱吧,拿回家给辛苦养育你们的爸妈买点好吃的,过两个月你们把钱存够了再来还给我也行,我不着急。”

马一鸣把钱掏出来:“我着急啊,楚老师你点一点,我跟单位提前预支了工资,刚刚够助学贷款。”

既然他们诚心想还,楚韵也没啰嗦,点完钱之后,从柜子里面把助学贷款的文件翻开:“来来来,都来签个名,今天你们的助学贷款就算销账了。”

马一鸣举手:“我先签名。”

“你来。”

马一鸣从那一叠厚厚的助学贷款名单中,找到自己的那张,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楚韵开了一个单据给他:“这是收款单。”

马一鸣把收款单塞进兜里,往旁边椅子上一坐,感觉肩膀上的重担,和心里的压力都没有了。

楚韵看向他们几个人:“是不是感觉无债一身轻。”

几个小伙子连忙点头。

马一鸣他们开了一个头,楚韵陆续又迎来好些还助学贷款的学生,这个暑假,回收了好几千了。

楚韵抽空清点了一下,第一届学生没有助学贷款,第二届学生的助学贷款只有四个学生还没来还,第三届学生的助学贷款还了一部分了。

至于第四届学生,现在还在学校里上课。

暑假期间,陆续有往届的学生找到工作领到工资后来还助学贷款,无疑给这些还在读书中的学生很多鼓励,他们毕业之后,肯定也会找到好工作,挣钱养家。

楚韵敲敲桌子,所有的学生都看向她:“今天是最后一节课了,接下来几天都是你们的复习时间,结业考试近在眼前了,能不能拿到毕业证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结业证等于能找个好工作,等于有高工资,等于单位分配房子,等于能过上好日子。

都是十几岁的人了,年龄大的还有二十多岁的,不用楚韵说,自己就会下死劲儿去学。

不出楚韵意外,这一批学生,还是全员通过结业考试,拿着结业证,高高兴兴地去实习单位实习。

李香兰疑惑:“你是不是为了他们拿到结业证,降低了考试难度?”

楚韵白了她一眼:“我是那种没有底线的人吗?”

李香兰想了想:“那也不一定哦。”

楚韵瞪她一眼,李香兰哈哈大笑:“姐,这个学校你是怎么想的?这第四届都毕业了,学校的核心老师还是只有你一个,招生人数也提不上来,你这是走少而精的路线啊?”

“谁让你来问的?”

“没谁,我随便问问。”

说实话,楚韵开始买房子修学校,是想把这个学校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