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千帆才有此语似的。
难怪六叔迟迟不娶,却最终选择了她,并以此为幸。
他听过府里的流言,也曾怀疑过六叔那场病的蹊跷,经过六叔、六婶娘有预谋有计划的逃离章家,原本是不信的,现在居然有九分信了。
六叔又不傻,他迟迟不娶,还不是因为所遇女子皆不入眼,皆不顺心的缘故?他都顽固坚持了这么多年,怎么会忽然就放弃初衷,任凭曾祖母摆布了呢?
六婶娘虽然不够博学多才,对各种典故如数家珍,可她谈吐并不庸俗,甚至有着难以言述的哲理,时常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也许六叔就是因此为她所吸引,并从中受益多多呢?
聪哥儿再打量姜辛时,态度就起了些微的变化,不知不觉中,他对姜辛便恭敬起来,甚至主动道:“我离家日久,已经知道错了,想往家里报个平安。可我又怕曾祖母会勒令我回家……在这里我觉得环境好,书院里的先生博学、幽默,讲课也生动、有趣,同窗对我也很照顾,又蒙六叔、六婶娘教导,获益颇丰,所以暂时不想回去,可又怕处理不当,反要给六叔、六婶娘带来无妄之灾,不如请六婶娘出面,悄悄给三奶奶寄封信?”
姜辛道:“替你寄信容易,可这信还得由你执笔,并且以你的口气来说。”
聪哥儿心道:才对你有点儿好感,又这么讨人嫌,怎么就精明过了头,一点亏都不肯吃,生怕沾了手甩不脱。
姜辛完全不在乎他眼里的不悦和不满,可眼神清亮,怎么也不像心思龌龊之人。等到他写完信,送过来时,姜辛看都不看,只道:“叫杜藤跟着你去寄。”
聪哥儿又有点后悔了,早知道六婶娘不看,他应该再另写一封的。
顾氏收到信时,满是疑惑,等到看了抬头和落款,才知道是聪哥儿写的。
第一句是母亲敬上,顾氏半信半疑,不太相信他会用这样郑重其事的口气,待到看完这封报平安,且略带悔过和认错的书信,顾氏总算安心了。
信里提到他的近况,说是一切都好,又有章哲夫妻照料,家里只管放心云云。
信末提到他无意再回燕城,恳请顾氏代为转寰,顾氏又犹豫了。把这信交给章老太太或是章贤,他们三人都提挨骂,像现在这样,实是算得上皆大欢喜,要不,就替他保密好了。
第339章 、洗劫
聪哥儿忽然就安静下来,连带着也懂事多了,最明显的表现,是再也不有意无意的和姜辛较劲。
章哲发觉了,他奇怪的问姜辛:“聪哥儿最近是不是病了,我怎么瞧他蔫耷耷的。”
姜辛道:“不会呀,晚饭前还拿先生夸他文章写得好向我炫耀来着,我说不懂,他差点没把茶水扣我头上,之后就是一脸的怨妇腔,好像多怀才不遇似的。”
章哲忍俊不禁,道:“他就是个孩子,平时老练、成熟,其实都是装的,特别像三哥小时候,我还一直怕他将来会和三哥一模一样的古板无趣,难得他到了这儿,又有了点孩子气的天真,你怎么倒和他一般见识起来了?”
姜辛哼一声道:“他对我什么态度,你也不是没瞧见,难道非要我上赶着迁就他就是对的?”
章哲便不好再说什么,好像他再追究,就是不满姜辛,嫌她虐待聪哥儿了一样。聪哥儿是自己的侄子,有深厚的血缘关系,在鞽程度上,他担负的是章贤的责任。
对于姜辛来说,她的责任和义务要轻松得多,而且除非他们两个有合适的契机,能培养出浓厚的情感来,否则只能是不咸不淡的关系。
而且凭良心说,姜辛待聪哥儿确实不错,章哲也能看得出来聪哥儿这孩子聪明是聪明,可性子太烈。人又太有主见,而且不肯和人好好沟通,若不加引导,将来很有可能剑走偏锋,愈演愈烈,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姜辛寻的时机非常准,又有理有据,就是打他几鸡毛掸子,他除了受些皮肉之苦,还是很能接受教训的,而且他对姜辛的态度一直在变,这是好事。
最主要的聪哥儿三哥章贤的长子,而姜辛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