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不如我待如意,毕竟她和我经过风雨,共过患难,是生死与共的伴侣,她待我真心,我馈以真意。不过丑话说到前头,我并不是个有前程的主子,你们跟着我,只怕付出的要比得到的多。总之你们自己想好了,若肯跟着我,那就无话可说,若是不肯,我自会提前给你们安排好出路。”
安辰心乱如麻。
如意的事她听说的不多,究竟个中细节如何,不见着如意,不听她自己说,旁人哪里揣测得出来?更无从判断是好是坏,是否值得。
但如意得了自由身是真的。
没有谁愿意终生为奴为婢,甚至连子孙都不能逃及,哪怕做个平民呢,起码是个自由身。
安辰等人也算是姜家的家生子,父母劳苦一生,现在也不过是姜家数百仆从中的一个。要不是她自己生得出挑,父母又百般求人打点,她也不会被章老太太相中,送给了姜辛。
安年等人和她的情况相差无几,要选做陪嫁丫鬟,那也是百里挑一,务必要相貌出众却又不能盖过姑娘去,性情宽和、忠心耿耿,保证能对姑娘忠心之人。最要紧的,还是身家清白。
没有比家生子更清白的了,但家生子也有个问题,那就是世世代代都要为奴为婢。
安辰当然盼着能脱了奴籍,但她也明白,一味的顺着姜辛,确实是要付出代价的,很有可能,小命不保。
她当然犹豫。
姜辛在铺子里待了一整天,眼看太阳西斜,余光如金,洒落在屋内,很快就暗了下去。安辰急得不行,她怕姜辛真的不回章家了。
劝是必须要劝的,但要看怎么劝。
安辰替姜辛倒了杯热茶,又替她捏着肩膀,轻声道:“奶奶也看了这半天帐目了,歇歇吧,天色晚了,奴婢去多点几盏灯?也不知道这里方不方便。”
姜辛搁了笔,抬起头,轻叹一声道:“唉,时间过得真快,总觉得不够用一样。你把灯点上吧,我再看一会儿。”
安辰不敢接话,生怕她会在店里住下来。她现在可不是未嫁时的姑娘,这夜不归宿,于名节有碍,安辰应是应了,却只是磨磨蹭蹭的问:“奶奶也该饿了,奴婢去叫些饭菜?”
姜辛嗯了一声,漫不经心的道:“你去买街口那家蔡氏小馆的红豆粥来,最是软糯甜爽,再买前头那条街的张氏小笼包来……你自己喜欢什么,可以一道买些回来。”
这是真不打算回章家了。
安辰没法儿,只好先去买晚饭,同时找了个小伙计,去给姜家送个信儿,好歹着姜家人同章家说一声儿,只说奶奶回姜家看望二太太了。
章老太太看在姜家的情面上,虽然不会高兴,但起码也能接受这个理由,总好过奶奶宿在外头,将来要被章家人攻讦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