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1 / 2)

姜辛恰到好处的低头,做出羞涩状。

章二太太轻叹了口气,道:“我也确实没什么可奢求的了,他们都大了,我也老了,又多年不在身边,还能求他们如何孝顺么?”她自嘲的笑笑,对姜辛道:“你也别怕,我只是想和你说说话。六郎喜欢你,那是你的缘法,你们好是你们的事,我这个做母亲的,不会过多干涉,只要知道他好就好,以后,若是你得暇,便时常与我通个信儿……”

这个时候,章二太太只是个可怜的母亲。她确实生育了两个儿子,可没有哪一天是她真正教养过的,她甚至都不了解两个儿子的性格和好恶。

这么多年,她只能做为一个旁观,远远的看着自己儿子以日新月异,令人惊讶的速度变化着。

曾经不能靠近,等到能靠近的时候,已经再也靠近不了了。

姜辛应是,道:“六爷自来是极孝顺的人,媳妇也会劝着六爷些。”

“你能劝就劝吧,他从来就散漫,虽说看起来逍遥自在,可落在俗世人眼里,终究是不务正业,年少时还能说人不风流枉少年,还能说是贪玩不定性,可将来他也有了儿女呢,又当如何?”

章二太太的话不能算错。每个父母在得知自己有了孩子最初,是只求他健康快乐平安的,可随着他一天天长大,时不时露出机灵聪慧劲,说着与年纪不符,却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童言稚语时,难免就生出越来越多的绮望来。

女孩儿就不必说了,当然希望她技多不压身,才名远播,好为将来嫁个好郎君加重筹码。男孩儿呢,则希望他能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再娶个才德兼备、高门大户的世家女子为妻,再生几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因为有了奢望,父母往往就会犯了偏执的错误,他们把最好的都捧给孩子,同时也把自己的遗憾和理想寄托到孩子的身上,恨不能拿小鞭子抽,也要把他抽成龙凤。

从而往往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意愿。

他们希望孩子按着自己的意愿生活,至于儿女们喜欢什么,是否感兴趣,都不在父母的考虑范围之内。

姜辛也不敢保证,假如将来她有了儿女,是否能像自己以为的那样,对他毫无所求,只盼他们活得开心、快乐。

章二太太面露愁容,再瞥一眼满是同情的姜辛,心下暗暗点头。顾氏聪明有余,忠心不足,这姜氏倒是个心软的,心软的人都好拿捏,但有一点不好的就是,她能因同情自己而有所偏向,同理,她也会因同情而对旁人有所偏向。

比如老太太。

先下手为强,自己终究占着人和。老太太性格强硬,一辈子都做不来婉转恭顺的姿态,倒不怕她使什么花招。

只可惜,自己一旦离开燕城,也不知道这姜氏会不会投靠过去。

要不……章二太太忽然冒出来一个近似于荒谬的想法:要不,把六郎小夫妻弄到京城自己身边?

这念头一起,便迅速生根发芽,很快枝蔓腾生,转瞬就爬满了章二太太的心房,令她忍不住心生雀跃,恨不得即刻就付诸现实。

这想法没什么不对,三郎驻守武州,又是二房长子,留在家里侍奉老太太那是孝道,可六郎非长,去哪儿都无妨啊。

第252章 、情味

送上第二更。

章二太太虽然心底兴奋,可到底克制住了,没即刻就把这想法渗透给姜辛。

她越想越觉得可行,再看姜辛时,虽然仍然不入自己的眼,但这些都是小毛病,将来她们小夫妻去了京城,有她从中指教,不愁培养不出一个大气、端庄、贤惠、宽厚的儿媳妇来。

因此章二太太便改变了最初的想法。

培养一个棋子固然重要,可比不上培养一个完全站在自己这边的儿媳妇啊。只要他们夫妻感情好,有儿子媳妇从中转寰,儿子早晚也能转过这个劲来。

那时候,老太太注定要吃瘪,她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孙子,终究背离了她的初衷,那才叫好看呢。

章二太太简直要给自己鼓掌喝彩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