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朱家不愿意耽搁姜绵这个理由,实在足够光明正大,姜老太太也想就此死磕,只说姜绵等得起,可万一朱成山起复时不来蓟州了又该如何?
大家大户,内宅里阴私多了,山高皇帝远,真要姜绵嫁过去,朱家做些手脚,便是姜绵死的不明不白,姜家都没地儿去讲理去。
姜老太太也知道朱轩替朱老太爷守三年孝这个理由有点牵强,但她也是花甲之年了,她难道不希望自己身故之后孙子、孙女们都孝顺?
是以姜老太太退亲退的没有一点犹豫。
门不当,户不对的亲事,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算小夫妻成亲了,也会有诸多的麻烦。姜老太太喜欢姜绵的温柔、乖巧,想着还是把她嫁在左近的好。
再说姜家往上数几代,还只是贫民,也就是姜大老爷考中进士,这又熬了十五六年才熬了个从四品。
可姜三老爷就差的远,只是个普通的商人,也难怪朱家当初虽然应了,却仍旧想法子悔了这门亲事。
姜老太太对姜三老爷耳提面命,说了好几回:“这儿女亲事,最是不能含糊的,那可是关系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别竟想着好高骛远,你是什么样的情况,姜家什么样的情况,彼此心里都有数。三丫头过的好,这门亲事才算是好。你大哥的势,不是轻易能借的,三丫头的亲事,你们夫妻好好思量思量吧。”
不管怎么说,姜绵的亲事是耽搁了下来。
姜三老爷和姜三太太虽然把老太太的话听进去了,可再给姜绵议亲,总不免要和朱家比,难免要低不成高不就。
因此章家的亲事,就格外的具有诱惑力。
章三爷除了年纪大些,膝下有个嫡女之外,实在是好得不能再好的亲事了。
因此姜三太太原本想着务必要借置办衣裳和首饰的机会,单独出私房钱好好替姜绵打扮一番,务必要在赏菊会那天拔得头筹。
就算入不得章家三爷的眼,可章家六爷也该议亲事了。万一瞧中姜绵了呢?
谁想老太太却不肯高调,姜三太太的热情就减了大半,只好点头:“媳妇省得。”
对于穿什么戴什么,姜辛一律都不操心,横竖有老太太坐镇呢,就算是姜三太太存了私心,对她会有差别对待,可她们姐妹三个代表着姜家的脸面,一起出门坐客,到底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只是一想到章家到底又把目光放到了姜家,姜辛就控制不住的愤恨。
章贤要娶续弦,这是人之常情,随他,可他要娶,就好好的娶,娶去了好好的待,毕竟这世上续弦的男人多了。
可也没有谁为了前头的嫡长女,就非要娶一个病弱的女人回家,不闻不问,不理不睬,就只为了一个虚名的。
是,她当年是病弱,可到底身子没什么大病,如果不出意外,只怕还能在章家安安生生的活个三五十年。偏章贤就忍心为他一己之私,就如此残害一个无辜女子的一辈子。
她嫁过去十年,不说太婆婆、婆婆对她如何,单说章贤,成亲十年,他碰都没碰过她一根手指头,这算什么?
他既是要做出痴情男子的款来,那就别娶继室啊?至于他的深情,姜辛也持严重怀疑的态度,旁人不知,她可是知道,章贤身边可不缺服侍的女人,而且还是他比较宠爱的女人。
姜辛辗转反侧,几乎一夜没睡。她想着自己在章家过的那十年如活死人的日子,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淌,等到天大亮,姜辛艰难的睁开眼,才发现整双眼都肿的眯不开一条缝了。
第19章 、旧地
十月初五转瞬即至。
一大早,姜辛、姜蜜、姜绵便盛妆打扮,一起来给姜老太太辞行。
姜老太太打量着眼前三个孙女,不由的满意的点头:“不错。”姜蜜本就生的美貌,她也不是那种抓尖的性子,在姜府十六年,一直都很懂得分寸,是以格外出挑。
只除了身份是硬伤,姜大太太看着不计较,到底心里生了恨,要不然也不会一直拖着她的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