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2 / 2)

礼。

胡氏有一头如瀑般的黑发,和缎子似的散发着幽光,她一手攥住发稍,一手拿着梳子,蘸着桂花油在梳发尖,对于姜辛的恭敬礼加也只是从鼻子里嗯了一声,皱眉对红娆道:“自打红锦告了病,这连个能梳头的人都没了,你们各个都是白吃饭的,怎么不好好寻访一个?”

姜辛看惯了这样的作态,很识趣的上前道:“若奶奶不嫌,婢子毛遂自荐一个。”

胡氏一扭脸,未语先笑,两颊边露出两个小酒涡:“吴嫂子来了?丫头们怎么不给吴嫂子让座上茶?你是服侍老太太的人,我哪敢劳动,嫂子还是坐着吧。”

姜辛不卑不亢的道:“敢是奶奶嫌婢子手笨了?不过婢子确实不擅此道,怕是抓伤了奶奶的头发,倒是得不偿失呢。”

胡氏唰一下就抬脸望过来,见姜辛神色从容平和,并无嘲弄也无忧惧,倒是对她格外高看了一眼,道:“不如嫂子试试?”

姜辛说自己不擅此道,实属自谦,她确实没怎么识过字,可是十年如一日的漫长煎熬,就算常常生病,也是十分难熬的。

她那时候没什么自娱自乐的项目,只能在自己的小院里折腾,可她出不得门,也没余钱,更没人听她使唤,也就是摆弄摆弄院子里的花儿朵儿,没事自己瞎琢磨,弄些香药膏子,也不管有什么效用。

再没事便是摆弄自己的头发。

她发质不好,好在也算柔顺,跟着如意她们几个学了好多发式。凡事都是熟能生巧,她摆弄得多了,常用发髻梳得熟练不说,自己也能琢磨点儿别的样式。

再后来是章哲“无心”的叫人扔了一批书,被如意拣到,想着做冬日里的火引子,被姜辛误打误撞的留下来,费劲巴力的连猜带蒙,算是略微读了几本书。

胡氏想不到姜辛手艺确实不错,她手指纤长、柔软、温暖,握着她的头发,力道适中,并无抻拽之感。她梳的发式虽说和红锦梳得相差无几,可前后左右照了照镜子,仿佛多了几分说不出来的味道。

姜辛也不自矜,梳完了便退到一旁,道:“让奶奶见笑了。”

她的态度多少取悦了胡氏,仔仔细细看了一回,道:“嫂子自谦,我瞧这手艺着实不错,起码放眼这武州城,怕是没有敌手。”

胡氏由姜辛布菜,很是体验了一回“老封君”的感觉,等用罢早饭,便带着两个孩子准备登车,回燕城。

第166章 、善后

月票满30的加更。国庆期间,一票月票抵两票,。

姜辛服侍着胡氏出了二门,等到底下人把马车赶过来,她却难得的发了回脾气,只说底下人做事不精心,对夫人和两位小少爷忒以的怠慢。

成余十分委屈,从前三爷在时也这样,三爷再宠爱胡姨娘,也从没在这种小事儿上挑过毛病。

可姜辛说得也不是没道理,她特特的指出车马布置的不够精致、舒服,话里话外都是委屈了胡氏。

还言辞犀利的指出,老太太心疼重孙子,最是舍不得他们年纪小小在路上受苦,若是老太太知道他们如此怠慢两位小爷,定要重罚的。

胡氏是习以为常的,可等到灰头土脸的成余按着姜辛的吩咐重新布置了车马,连她都不得不叹服:果然是从燕城来的,见过大世面,这样的车马不仅豪华奢侈,更是舒服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