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程中,大家都在沉默地思考,甚至连目光的交流也没有。 默斯肯大旋涡暗示着什么根本不用想,太明显了。 现在的问题是,降低光速与黑洞之间有什么关系?黑洞与宇宙安全声明又有什么关系? 黑洞本身并不能改变光速,只是改变光的波长。 设想把光速降低到现有真空光速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分别是每秒三万千米、每秒三千千米和每秒三百千米,与黑洞有关系 吗?一时看不出来。
这里有一道坎儿,常规思维比较难以跨越,但也并不是太难。这些人 毕竟属于人类中最有智慧的那一群,特别是曹彬,作为一位跨越三个世纪 的物理学家,他善于极端思维,而且他还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早在公元世 纪,就有一个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把介质中的光速降到每秒十七米,比块 速骑行的自行车还慢。当然,这与降低真空中的光速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但至少使下面的设想不再显得那么疯狂了。
再降,把真空光速降至现在的万分之一,即每秒三十千米,与黑洞有关系吗?似乎与前面没有本质的区别,仍然看不出什么。。。。。。不,等等! “十六点七!”曹彬脱口而出这个数字,他的双眼放射出光芒很快把周围那些眼睛都点燃了。 每秒十六点七千米,太阳系的第三字宙速度,如果达不到这个速度就不可能飞出太阳系。 光也一样。
如果太阳系的真空光速降到每秒十六点七千米以下,光将无法逃脱 太阳的引力,太阳系阳系将变成一个黑洞。1由于光速不可超越,如果光出不去,那就什么都出不去,没有任何东, 西可以飞出太阳系黑洞的视界2,这个星系将与宇宙的其余部分彻底隔 绝,变成一个绝对封闭的世界。
对于宇宙的其他部分来说,这样的世界绝对安全。
低光速的太阳系黑洞从远处观察是什么样子,不得而知,但只能有两 种可能:在落后的观察者眼中太阳系消失了;对于先进的观察者,低光速 黑洞应该能被远程观察到,但观察者立刻就明白它是安全的。
有一颗遥远的星星,那是夜空中一个隐约可见的光点,所有望了它一 眼的人都说:那颗星星是安全的―这曾是一件被认为不可能的事,现在 真的有可能做到。
这就是宇宙安全声明。
饕餮海,他们想到了饕餮海,想到了被饕餮海永远封闭的无故事王 国。其实,这个含义坐标并不需要,前面的解读已经很明确了。
――――――――――――――
1当真空光速低于太阳系的逃逸速度时,太阳系的半径于其史瓦西半径。史瓦西半径是 任何具重力的质量之临界半径,当一个天体的半径小于史瓦西半径时,光无法从半径内的引力 场逃脱,便会成为黑洞。史瓦西半径的公式,其实是从物体逃逸速度的公式衍生而来,它将物 体的逃逸速度设为光速,配合万有引力常数及天体质量,便能得出其史瓦西半径2黑洞的边界称为视界。黑洞外的物质和辐射可以通过视界进入黑洞内部,而黑洞内的 任何物质和辐射均不能穿出视界 ,因此又称视界为单向膜 。视界并不是物质面 。它表示外部观测 者从物理意义上看 ,除了能知道(指视界)所包含的总质童 、总电荷等基本参量外 。其他一无所知 。 球状黑洞的视界半径就足史瓦西半径。
后来,人们把低光速黑洞称为黑域,因为相对于原光速黑洞,低光速 黑洞的史瓦西平径很大。内部不是时空奇点,而是一个广阔的区域。
直升机飞行在云层之上,这时已经是夜里 23 点多,太阳正在西方缓 慢地落下。这午夜的夕阳照进机舱,在金色的暖光中,大家都在想象,想 象着光速姆秒 16。7 千米的世界的生活,想象着那个世界的夕阳每秒 16。7 千米的光芒。
至此。云天明情报的大部分拼图已经完成,只剩一块:针眼画师的画。 解读不出它的双层隐喻,也找不到含义坐标。有解读者认为,画可能是默 斯肯旋涡的一个含义坐标,象征着黑洞的视界,因为从外部观察者的角度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