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志听她这么说,也是这个道理。

只是她们当年相亲的时候,是快刀斩乱麻,见一面就去领证的都有。

“小苏同志,你可得抓住机会,我听说那位外交官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与你也是般配的。”

苏愿抿唇微微一笑,“谢谢郑老师的提醒,我心里都明白的。”

对完明天要印刷的稿子,下了班,苏愿在报社大楼的门口坐上了公共汽车,去了她和傅远今天约见的地点。

是在首都开了多年的一家铜锅涮肉店。

天气还冷着,春寒料峭,吃暖锅再适合不过。

这是她和傅远见的第三回。

进了屋子,里面就暖和许多。

铜锅还冒着热腾腾的白气儿,傅远已经到了,坐在靠窗的位置。

他应该也是刚从单位过来,穿了一身的正装。

他的表情仿佛永远都是那样,淡淡的、不让人看出喜怒的漠然。

苏愿其实心里也没底,她本来觉得傅远是对她有好感的,可是这几次相处下来,他对她的态度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仿佛在例行公事。

苏愿走到他面前,自然而然脱掉了大衣外套,“让你久等了。”

傅远说:“没有,我也刚到。”

尽管苏愿性子很腼腆,但也懂得主动出击的道理。

她笑了笑,说:“我们总编前天还去你们外交部门做访谈了,相信很快就能出稿件。”

傅远很客气的应着她的话,也很礼貌,没让话掉在地上,“我前天不在。”

苏愿说:“没关系,回头我送一份报纸给你。”

两人边说话边吃饭。

傅远没怎么动筷子,像是已经吃过了。

苏愿在他面前,吃的也很少,她默默放下了筷子,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总觉得傅远还有话要和她说。

傅远眸色淡淡,注视着她,见她放下筷子,才不急不缓的问她:“吃饱了吗?”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体贴。

苏愿心里愈发的沉,她点点头,“吃饱了。”

傅远看着眼前有些拘谨的女人,这几次相处下来,苏愿几乎样样都符合他对伴侣的要求。

很文静,很懂分寸。

识大体,又有学识。

同她交谈起来,也不会太累。

但是傅远也说不清楚少了点什么。

身处这个圈子里,什么样的婚姻他都见过。

有面和心不和,背地里各过各的,也有恩爱如初、长相厮守的。

更多的还是为了自身利益选择结合的家庭。

高级知识分子和高级干部家庭,往往没有多少感情,也能火速领证结婚。

可能是看到了弟弟的婚姻,尽管没有那么太平,但似乎也有点意思。

傅远回过神来,接下来的话说的就很直接:“苏同志,我不想再耽误你的时间了。”

“很抱歉。”

“你明白吗?”

这话点到即止。

是什么意思已经昭然若揭。

苏愿脸上的笑容彻底黯淡,脸上褪去血色,只剩无力的苍白,她没忍住,多问了句:“是哪里不合适吗?”

傅远说道:“是我本身的心理问题,希望这件事不要给你带来困扰。”

苏愿苦笑了声,她在来之前,没想过今天会听到这种类似拒绝的话。

她还想说什么。

门口的帘子被人掀开,随即走进来两道熟悉的身影。

宋声声上次放假回家就嚷着要吃铜锅涮肉,傅城没有空,就没带她来,被她一直记恨到月底。

她又放了假,白天里,没羞没臊的折腾了一番。

睡到傍晚这个点才醒,傅城好不容易把人从被窝里给提溜出来,她又不想动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