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之间,仿佛将那琴声以自己的身形表达了出来。
当真犹如一朵绽开的莲花,姿态婀娜,美得令人窒息。
但见她手腕脚腕上皆是系了铃铛,每走一步,便叮当作响。孙慧芳边舞边往凉亭这边走来,双手不断翻滚,犹如两朵绽开的莲花,随着她的步调离着众人越来越近,果然是步步生莲。
及至一舞毕,在场诸人才皆是呼出一口气来,都是看呆了的。
“好一曲步步生莲。”至此,便是太子看向孙慧芳的目光也变得不同了些,太子妃却是笑容依旧。
“确实是一场好舞。孙家妹妹有心了。”
孙慧芳脸上的笑意已是掩不住了,急忙行礼退场。
林家六娘亦是善舞,今日本是备了一曲,然则有孙慧芳珠玉在前,几个擅长跳舞的姑娘面色都有些不好看了。
至此,为太子与太子妃献艺的主题才算又凸显了出来,其后,刘蓉又单独奏了一曲高山流水,叶三娘则清唱了几首曲儿,另有几人献上了自己的绣品。其后,太子妃见有些面色不佳的,便道,“大家且先润润喉咙。我且听说了,在坐诸人不少都是才名在外的,既是多才女,自是免不得要吟诗作对的。今日孙家妹妹一支步步生莲叫人赞叹,我等又是在这荷塘边儿谈笑风生,这题目不若便选莲花或者荷花,姐妹们以为如何?”
太子妃这般说,却是存心要给自家人长些脸面的。
林家书香门第,诗文底子自是比旁的人家厚些。此番太子至锦州,已然给了那些武将太多信任,林家隐然便要落到叶家后头去了。是以,早在办宴之前,父亲便寻过自己,要求她必须在六娘和九娘间选一个,入太子行宫。
六娘性子骄横,九娘却是年少老成,太子妃自是愿叫九娘来的。九娘与太子妃一般,尤善诗文,是以太子妃提起这一遭却是有意想叫九娘子露露脸,日后与太子说起人选,也好提些。
叶家三娘听出了太子妃的深意,不禁偷笑得看六娘子,口中却道,“叫太子妃见笑了。旁的便也罢了,这诗词歌赋,我等朽木不可雕的,却是不敢班门弄斧的。我便画一幅画来应景的。”
如此有些不精诗文的亦是附和,要画画或是写点东西。
苏芷晴便选了画画。她肚子里委实没那般多的墨水,若是自己作诗,免不了就有些太差,若是去搜刮唐诗宋词里的名句,又有些过分展露头角,是以便选了画画。她画技平平,倒是不上不下的很。
苏如絮却是选了作诗的。
随后,太子妃便着人撤了桌上茶点,又分发了笔墨纸砚,一时之间,但见荷花掩映间,凉亭里聘婷女子个个都是眉头微蹙,凝神细想。
苏芷晴落笔随意,随手画了荷花荷叶并两只鸳鸯,落笔稀疏,先一个结束。
其余几人却是苦思冥想,只苏如絮倒是眉目淡定,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便在宣纸上写了一首小诗,一手簪花小楷,尤其扎眼,且还借了苏芷晴的朱砂,在诗旁花了两支莲花,很是漂亮整洁。
这档口,但见林家六娘左思右想,九娘则是气定神闲,一盏茶过后,诗词画都好了,又由宫人统一交到太子与太子妃处,夫妻二人品评半晌,才终于选了出来。
竟是林九娘与苏如絮并列第一,画工的头筹则给了叶五娘。她一手大写意笔法,按着她这个年纪,倒称得上是功力深厚了。
评出了头筹自是要品评的,两首诗到苏芷晴这儿,却是险些叫她呛了口唾沫。但见苏如絮交的那首所写: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此诗却当真不是苏如絮所作,乃是苏芷晴早些年被学堂先生烦的太甚,便交了这样一首诗上去。诗是多年前她还未穿越时背过的,也不知苏如絮从何处辗转得来了这首。林六娘费劲了心思,却是什么也没得到。叶家五娘自是不免面露得意之色,悄悄与林六娘交了一个眼神,又双双错开。
只不过一个得意,一个则是气急。
挨个选了头筹出来,太子妃便着了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