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 / 3)

要知道,这个机会对于少帝而言,意义重大!

兰太后盯着摄政王那不大能看得出表情的侧颜,见他目光始终跟着场中那道正在快步走向弓台的身影。

兰太后盯着他,眼底暗云密布,片刻后,改而望向距他不远的兰荣。

她的兄弟此刻亦是目望前方,是他平日一贯的沉密的模样,似也根本没有留意到她这个姐姐此刻的恶劣心情。

兰太后当然也知自己情绪不可表露太过,免得又落入近旁人的眼,惹来讥笑。

她闭了闭目,终于勉强忍气,压下心中一时涌出的各种杂念,继续望向前方。

姜含元已走到了弓台前,她稳稳登台,站定后,抬手,取过那一张悬在弓架上的角弓,微微掂了下重,弓是标准的马弓,比步弩营的步弓要轻。她将金箭搭于其上,随即拉弓,拉到了合适的位置,瞄准上方那面高耸在鼓台中央的鼙鼓,没有任何停顿,射出了箭。

箭在空中带出一道金色的光芒,笔直破入天穹,转眼间,射到鼙鼓之前,不偏不倚,那箭头正中在了中央的鼓心位置之上。

这一箭,因要考虑头顶的太阳光照、临时风向、仰射等等因素,想要射中,固然不算容易。否则,兰太后那些人也不会如此紧张,挖空心思助力少帝。但反过来说,对于长习弓法的人而言,也非难事。便是从现场这万众当中的□□手里随便叫一个人来,结果应当也会八九不离十,就看最后的落箭点而已。何况,当初设计出这一项的目的,也不可能是为了为难皇帝或者皇帝选中的人。

但是,她这引弓和发箭的姿态动作,行云流水,带着几分她不自觉的随性,反而显出了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

金箭入鼓,场中金鼓也随之大鸣。大校场的四周,爆发出了一阵欢呼之声。

姜含元独立于高高的弓台中央,大风吹动她兜鍪之上的红缨,她先是转向观礼台,朝着少帝的方向遥行一个军中拜礼,接着,又面向六军将士,待欢呼之声渐渐落定,高声道:“陛下赐箭,乃我莫大之荣耀。但这荣耀,绝非归我一门一姓!从我来的雁门边塞,还有无数英雄儿郎,他们都是尔等兄弟同袍,个个纠纠勇士,甘为大魏,舍生忘死!今日响彻在此的呼声,理应是由他们来当!”

她的声音清亮铿锵,宛若金铁,送遍四面。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在场的万余六军将士再次爆发出了一阵呼声。这声音比之方才愈发昂扬,宛若惊雷,轰轰啸于大校场外的一片原野之中。

“好!真将军也!”

少帝兴奋地大喊一声,人从位置上一下就跳了起来,带得他戎衣上的大片装饰的甲片发出擦擦的声音,周围众人纷纷望去,神色各异,他这才意识自己失态,下意识地望向了身畔的三皇叔,却见他双目依然凝望着前方弓台上的那道身影,眼一眨不眨,似乎根本就没留意到自己,心里暗呼侥幸,急忙坐了回去。

第48章

姜含元下了弓台,在礼官的引领下,回到观礼台的中央,立于下,向少帝复命谢恩过后,回往西台。

这里的气氛已是大变。

太后矜容,淡淡称赞了两句。大长公主笑容满面,奉承她箭法了得,技惊四座,那笑看着却显然是有些勉强的。永泰公主和萧琳花欣喜,尤其萧琳花,一双眼眸发亮,紧紧地望着姜含元,看着她的表情,简直恨不得傍到她的身旁才好。

姜含元神色如旧,朝她笑了一笑,随即坐回到自己的位上,望向场中的大校场。

鹿鼓首箭过后,全场金鼓再鸣,会操开始。

会操里用到的阵法,皆是依照孙吴兵法六十四阵而排的,参与会操的将士,先前也都操练过多次,今日配合熟练,步阵、车阵,马阵,一一演练了出来。场上的数千明铠甲士,依据号令,排演出各种阵势,齐声呼吼,中间又有战车冲突,马匹奔腾,带得尘土滚滚飞扬,场面极是壮观。莫说大赫王那些人了,就连少帝也是看得目不转睛,在隆隆的战鼓声中结束之后,紧接着,便是今日“六军冠军”名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