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2 / 2)

后必会体谅到太后的一番苦心。”

兰太后叹气,坐下后,以手撑额,“方才在那边,我的两个太阳穴都气得突突地跳。”

老宫人忙替她轻揉:“太后万金玉体,后福绵延,切莫气坏身子。陛下命定真龙,自是不必说的,就是心性尚未定下而已。老奴倒是有个拙见,陛下开春也十四了,虽说大婚尚早,但物色一合适之人,先将婚事定下,也未尝不可,如此,陛下或能感知年岁之长,早日领悟太后对他的满怀眷眷慈爱。”

兰太后闭目道:“你之所言,倒也不是全无道理。先前是各种事都冲着我来,乱无头绪,如今朝廷也见稳了,我考量一番再论。”

老宫人应是,继续替她揉着头,忽然想起获悉的一个消息,又低声道:“太后,老奴听说温曹郎近来也在替妹妹择选婚事,求婚者如云啊!”

兰太后依然闭目,信口问:“都是哪些人家?”

“有来头的就有三四家了,据说有定国公府,曹侯府,平高郡公府等……”老宫人报出一串名字。

这些门第,大多有个特征,那便是固然高贵,但却以旧勋贵居多,早年是有权势的,如今因为各种原因,子弟不显,在新贵辈出的长安城里,也就只剩个虚名了。

兰太后唇角动了动,“都是些破落户。”

老宫人附和:“可不是吗,算盘打得精。”

老宫人之所以有如此之说,是因温家女儿一年前就出孝期了,却拖到现在,温曹郎才想到嫁妹,据说,一切乃出自摄政王的授意。大约是他如今意欲撇清干系,好迎女将军为妃。至于温家或是将来娶了温女的那户人家,即便不为温女,为着去世的太傅,出于旧日之情,摄政王日后必也会有所看顾。是以兰太后口里的那些“破落户”,争相想要娶到温女。

“知道温家中意哪家吗?”

老宫人揉头揉得好,兰太后觉得舒服了许多,闭着目又问了一句。

“应当是相中了内史上士周家的儿子,这些天,两家女眷频繁走动。”

周家靠着祖上,有个县伯的封爵,官也不显,和温家兄长如今的官职相当。还有一点,两家也是相像,周家亦是清贵的书香门第。

兰太后从鼻孔里嗯了声,“总算温家人脑子还算清楚。与其和那些徒有虚表的高门结亲,还不如寻个清净人家,往后老老实实的,靠着旧情,将来说不定就能得着些好处。”

“可不是嘛。不过老奴又听说,除了那几家,听闻竟还有大长公主,她也掺和在了里头。”

“她?”

兰太后忽然睁眼,霍然扭头,带得鬓边一支凤钗衔的步摇串扑簌簌地乱抖。

“是!”老宫人点头,“老奴听闻,大长公主仿佛也想为她儿子说下这门亲。”

兰太后难掩讶色,“她怎也会掺和进来!做甚?”她方才原本平了的眉头再次紧紧皱起。

兰太后之所以如此惊讶,是因有个前情在。

去年秋的寿日,那日事毕,太后故意将温婠独自留下,是存了给摄政王与她制造亲近机会的念头。而她之所以如此行事,又另外有个原因,便是祁王摄政后,王妃之位花落谁家,一直是被朝廷百官暗中盯着的议题,想出手的人不少,其中最为活跃者,便是南康大长公主。

她的丈夫广平侯陈衡有个侄女,她一直想令侄女嫁摄政王。兰太后又岂肯令她意图得逞,便将目光落到了和摄政王有着青梅竹马情的温家女儿身上,这两年,处处关心,极力示好,就差认作干女儿了,还频频召入宫中,存心想给二人制造机会,打着主意,即便温婠没法做成王妃,日后做个侧妃,便也如在摄政王身边有了自己人,大有用处。

后来结果证明,两方都落了空。不过,只要没叫大长公主意图得逞,于兰太后而言,便是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