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看你儿子!”照儿举着模拟卷,“我都快要考试了,他还让我做题!”

张梓若笑道:“他备考时,没少刷模拟卷。想来是把经验直接传给了你,让你上考场时不用紧张。啊,这就是兄弟情啊!”

照儿目光幽幽:“太沉重了……”

张梓若拍拍他的肩膀,忍住笑意,“没事,我们一路回去,你可以赶赶马车,赏赏风景,换换脑子。”

参加县试要在原籍地考试,张梓若和照儿带上丫鬟护卫,以及给亲友们的众多礼物,高高兴兴地回河湾村。

他们一到云县,守城的一位老卒便认出了撩着车帘,观望故乡变化的张梓若。

他急走两步,惊喜道:“张夫子!张夫子您回来了?”

“回来啦!”张梓若笑盈盈的向他点头,“这些年过得可好?”

“好!好得很!日子越过越好,都托您的福!”老卒笑容洋溢的向张梓若作揖行礼,“我瞧后面的马车,上面的标志都是一样的,应当也是您带的人,您从这边走,直接进去吧!”

“多谢,我们正常排队就好。”不等排队的人发牢骚,张梓若便直接拒绝了,“你们值守辛苦,大家排队也辛苦,我就不给大家添麻烦了。反正你们检查效率高,按顺序进城也很快。”

“那是,那是。”老卒挺直了身板,“我去前面检查,保准不耽误您进城回乡!”

“哈哈,多谢多谢!”张梓若笑盈盈地朝他拱拱手。

城门前的队伍不断往前,马车很快就顺顺利利地进了城。

同守城门的年轻卒吏不解,“什么夫子,值得马叔您如此殷勤?”

老卒在他后脑勺上拍了一下,“笨呐!咱县为啥变得这么好,为啥大江南北的人都来咱这儿?因为河湾村,因为张夫子!

你不总是念叨河湾村人幸运,能碰到张夫子三生有幸,还说自己要是能见上一面就好了?刚才的就是张夫子!”

“啊?”年轻卒吏惨嚎一声,“这个张夫子就是那位张夫子?!早知道我就也说一句吉祥话了!”

都怪他们这儿方圆几个县,包括府城,学张夫子的人太多,不拘男女,只要念个书,教个人,通称夫子。若是姓张,那就更了不得了!

出门在外,不爱让别人叫他/她的名,也不爱别人叫他/她的号,就喜欢别人叫他/她张夫子!

他前几次听见这个名号,心生激动,后来,激动的心越来越麻木。

没想到今日竟然见到了真的!

“马叔,我今儿个能少值半天吗?”

老卒没好气道:“是不是想跑去河湾村拜见张夫子?我告诉你,张夫子回来的消息,只要一传出来,想去拜见的人,那是里三层外三层!就没不想去的!都跑了,城门谁来守?你小子,给我老老实实在这儿守着!”

……

张梓若和照儿没在县城休整,为了科举避嫌,也没去见县中的官员,而是直奔河湾村。

巡逻队的人一见到他们,便扯高的大嗓门喊:“夫子回来啦!夫子回来啦!”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村的人几乎都跑了出来。图书馆的人书本一合就往外奔;田地里劳作的人连忙拍拍手,拉拉衣服,拎着锄头就跑了过来;卖东西的人摊子也不管了,拔腿就往村口跑。

等待吃东西的顾客和前来游玩的人不明所以,拽着村民询问:“你们都跑什么?究竟是哪个夫子?”

“能哪个夫子?当然是张夫子!”村民匆匆回了一句,拽出衣角,撒开脚丫子就跑。

外地来的读书人、商人、百姓,一反应过来也都跟着跑。

“张夫子回来啦!”“张夫子!张夫子!”众人敲锣打鼓,蜂拥而至,兴奋的高声呼和,恨不得扛着马车走。

张梓若和照儿早已下了车,不断的和村民们打着招呼,询问他们的近况。

村民们喜笑颜开,七嘴八舌的说着村中的变化,喜庆的大嗓门比里正和族老的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