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母族势力不强,但将来未必没有一争之力!
程夫子早早的就将他收为徒弟,该不会早知道此子的身份,想要扶持下一任帝王吧?
大殿当中,官员神色各异。
中立派的官员无所畏惧,反正他们只忠于皇上。已经站队的官员,眸中风起云涌,已经开始琢磨该如何应对新局面,如何增强自己所支持的皇子的竞争力。
殿试结束,众人依次退去。
顾云淮抬眼,天上乌云重重,遮挡了太阳,水沉沉的。风鼓荡着他的衣衫。
快要下雨了。
他和沈昱瑾出了宫门,坐上早已候在外面的马车,“回吧。”
车夫扬起鞭子,轻喝一声,马儿嘚嘚前行。车轮“咕噜噜”的在青石板上滚动,掠过高大巍峨的宫墙,一路往前而去。
风声渐大,花草树木婆娑。
一片粉色的花瓣从窗外飞到美人榻上,落到闭目养神的女子脸旁,却不及女子脸庞娇嫩美艳。
一名丫鬟正不轻不重、力道适均的给她捶腿按摩。另有一名丫鬟伏侍在侧,想要伸手拿掉花瓣,又怕惊扰了贵妃娘娘的睡眠。
榻上的美人合着双眼吩咐道:“起风了。去三皇子殿中看看,把门窗都给关上,别让皇儿吹了风着凉。”
“是。”宫殿内的小丫鬟们轻手轻脚的出去。
一名衣着鲜亮的丫鬟掀开锦帘进来,正要去关门的小丫头连忙退避,给贵妃娘娘的大丫鬟之一秋儿姐姐让路。
“娘娘。”秋儿回到贵妃娘娘身旁。
贵妃留下两个心腹丫鬟,挥手让其他人退下。秋儿向她禀报,“科举考试出了个神童,不过十岁的年纪却连中五元。外面传来消息,说,此子不仅是程大人的亲传弟子,还与圣上长相颇为相似!”
第356章 科举舞弊
消息如流水一般悄无声息的传入各个宫殿。
空中翻卷的乌云中闪过一道银蛇,轰隆隆的雷声震得人心惊胆颤。
雨水倾泻而下。
皇帝吩咐宫人去给阅卷的各位大人送些果品和毯子。侍立在侧的太监应声而去。
皇上望着雨幕,问服侍他多年的贴身太监李吉,“你有没有觉得,中了会元的那个孩子十分眼熟?”
李吉心中一颤,将腰身躬的像只虾,斟酌着说道:“回禀圣上,奴才瞧着是有几分眼熟。”
皇上笑道:“也是奇了怪了,他生在颍州云县河湾村,朕未曾去过,朝堂之上也未见当地之人,朕竟然觉得他面熟,偏又想不起来像谁?”
李吉心中叫苦。他一眼就瞧出了顾云淮与皇上的相似之处,但一个乡野村夫之子,未经调查,怎敢轻言像皇上?
究竟是不是皇子还两说呢!贸然说出,只怕会得罪另外两位皇子及背后的贵妃娘娘。
李吉并不想出这个头,只脸上堆笑的说道:
“奴才也觉得有几分眼熟,只一时想不起来究竟像谁。要说谁最了解,除了会元的父母,当属他的老师程大人。程大人教导会元多年,想来最清楚不过。”
“这倒是没错。程大人又教出一个好徒弟啊!”皇帝心生感慨,“无论是在户部任职的燕飞,还是这个小会元,都是不可多得的奇才!我记得程大人还有一个小徒弟?”
“是。”李吉恭敬道,“颍州知府说,程大人在河湾村收了两个孩子为徒。”
“既然有两个孩子,为何只有一个孩子考了上来?难道另一个被刷下去了?或者是天分不足?”
皇帝心生不解,干脆让人研墨,铺了纸张,给程明达写信。反正近来折子不多,报纸上的故事他也不大喜欢,就写写信问点闲事儿。
三日后,读卷官呈上拟定的前十名试卷。皇帝一一看过,钦定名次,召来读卷官,拆开弥封,填写前十名名字次序。
“沈云淮?”皇帝挑眉,“朕的治下还真出了一个神童!只是十岁的状元……”
读卷官侍立在一侧,不知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