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梓若同行的燕飞、余华、县令、县丞知府、通判等人,看的明明白白:那些百姓,那些读书人,都是在朝着他们这个方向拜谢。

虽然他们礼仪规矩各不相同,但他们表达出来的情感是一样的浓厚纯粹!

望着那一张张欣喜的、沧桑的、兴奋的、含泪的脸庞,燕飞、余华等人心中有种难以言喻的触动。

燕飞望着那一个个行礼的身影,心中波澜起伏,这,就是张夫子在追求的东西吗?

造福于民,造福于百姓。天下大同!

即便无法成功,但看到他们,就觉得付出是值得的,是令人欣慰满足的!

道……这应该也是一种道,天下大义之道!孔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他如今何尝不是朝闻道?但他还不想去死,他今日方知,喊出的口号,真正被践行是什么样子。他要同张夫子一般,为天下大同而努力!为造福百姓而努力!

燕飞神色坚定,双眸熠熠生辉!

旁边的余家人,作为被拜谢的人之一,无不目光复杂。

余华的父亲和兄长,是决定帮忙刊印书籍的拍板人。

当初与河湾村图书馆合作,他们只不过是看中了这背后带来的名利,即使图书馆没有描述中那么好,能与程大人搭上线,也是一桩好事。

今日此情此景,让他们看到了名利之外的东西。

他们拍拍余华的肩膀,叹息般的夸赞:“你和余掌柜做得很好!很好!”当初极力推荐我们参与图书馆建设,是做的最正确,最好的一件事!

县丞、县尉他们默默的凝望百姓们,久久无言。

于县丞也是提供藏书的人之一,但他之所以做这些,并不是主动要去为百姓们谋福祉。而是他圆滑惯了,习惯了趋利避害。

图书馆一事,有程夫子和燕公子顶在前面,当初还有个胡县令顶在上面,反正他参与也是有利无害。

即便真有什么坏处,也是高个子担着。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下属,做些好事又有什么错呢?

这些都是他当初的想法。可今日今时,他望着图书馆种种,望着发自内心拥戴爱护他们的百姓,真想给自己一下!

做官做久了,心也就硬了,都忘了当初自己是怎么出来的了。也忘了自己刚上任时,想有所作为的雄心壮志。

于县丞喉头哽塞,他忘了,他忘了太多东西,忘的时间太久了。在名利场中摸打滚爬,他已经丢掉了最初的自己。

时隔这么久,他久违的感受到了自己当初想要为百姓做些什么的心情。

他拢在袖中的手微微握紧。虽然,他已经不及以前龙精虎猛,年富力壮,但现在他可以做得更好!更出色!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人生在世,何不大展宏图!

方县尉粗人一个,心潮澎湃之际,捶捶自己的胸膛,低声说道:“百姓感念自己有幸进入图书馆,我也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有幸参与这等盛事,为之尽力!”

他笑容灿烂又欣慰,觉得毕生也算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以后,还会有第二件、第三件、第四件……无数件!有生之年,有所作为!

知府、通判他们沉默的看着、观察着。

凡来图书馆者,无不惊喜兴奋,感激无比!

就连他们自己,也因这个图书馆而震惊欣喜。

比起普通的读书人家,他们府中有更多的藏书。但再多的藏书,也只是流传下来的一部分。他们不可能收藏所有的书籍。

这个图书馆里,有一部分典籍,就连他们府中也没有。

也许是程大人和燕公子提供的书籍。

通判他们抽出一本看了看,却无法投入心神,认认真真的读下去。

这里有太多的书了,有太多未知的东西,他们根本无法静下心来读书。

馆中的书籍,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比如农书有专门的书架;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