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宣旨

“谁是里正?”骑在高头大马上的男子高声喝道,“速速找人来领旨!”

里正躬身向前,“我、小人是村中里正。”

“还不把人都叫过来接圣上旨意?”

“是、是。”里正点了十来个村里的青壮,飞快的向外跑去,通知各户人家。

早在听见锣声响时,村里大部分的人都拎着锄头耙子跑了过来。即使是在家里的,也都拎着家伙什往外冲。

被扶着下马车的太监面色一沉,“这是做什么?要造反吗?”

里正神色惶恐,“不敢不敢。现在正是翻地的时候,大家都在地里忙活。听到通知,这不是顺手拎来了?”

于县丞、方县尉他们也都帮着讲话。

太监冷哼一声,见人乌压压的来了一大片,倨傲道:“行了,接旨吧!”

众人在于县丞的指点下,面朝皇宫的方向跪下,听手拿圣旨的太监宣旨。

他抑扬顿挫地念了一大通,乡亲们听不明白前面佶屈聱牙的词汇,在后面却是听懂了的。

“……念河湾村众英勇果敢,武德可嘉,忠勇可鉴,特封河湾村为武德乡。免去武德乡一年赋税与徭役,有功者论赏……”

免去一年赋税和徭役?

村民们个个心跳加快,勉强控制着呼吸,不要让自己高兴出声。

里正带大家接了旨。他双手捧着圣旨一动不敢动。

太监身后的人拿了一卷纸来,由两人缓缓展开。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跃然其上。

太监说道:“这是皇上亲手题的字!圣上心怀天下,关怀民生,特赐武德乡三个字,你们可要对得起圣上的龙恩!”

“是是是!小人们一定不辜负皇上的看重!”

“行了,这些也抬过去吧。”太监一扬手,他身后的人抬了三个沉重的大木箱过来。

木箱打开,里面是成串成串的铜钱!

村民们眼睛发直。好多钱!好多好多钱!

太监目光轻蔑的从他们热切的面庞上扫过。果真是没见识的乡野粗人!

若不是宫里的皇子病重危急,皇上心情烦闷暴躁,官员们特意递了各种报喜的折子来。

而云县平叛的消息又恰恰赶在皇子转危为安的时候,皇上龙心大悦,不仅赐了赏,还亲手题了字。若非如此,他怎会到这么一个乡野之地来?

太监扫一眼人群,又问:“谁是张梓若?”

张梓若挡在顾云淮面前,如寻常读书人般行礼,“我便是张梓若。”

太监脸色稍霁,“皇上念你聪慧果敢,虽是妇人,却有常人所没有的英勇,又闻你在家乡兴教化,多义举,特赏你书百卷,银百两。

知你有一幼子,聪颖懂事,特赐端砚一方,孩童弓箭一副,望他将来文成武就,金榜题名。”

同来的侍卫抬来一个箱子,里面放着成卷的书。另有人送来一托盘银光湛湛的元宝给张梓若。

再有两人分别捧着一精美的木匣子,拿着做工精致的弓箭,要给顾云淮。

张梓若不得不错开一步,让出身后的小反派。

顾云淮淡然自若的接过赏赐,和张梓若一同谢过。

太监瞧见顾云淮脸上隐隐的墨色痕迹,目光一触即收。到底只是一个乡野娃娃,能沾上皇子的光也是造化。

他宣了旨意,领着人便要走。张梓若和里正等人留他们在此用饭。

太监一口回绝。于县丞等人都言河湾村风景好,美食好,劝他在此歇一歇,尝一尝本地特色。

太监的视线从村舍之间一扫而过,嘴角微提,淡淡地笑笑。没说什么话,直接转身上马车,“咱家还要赶快回京城复命。”

于县丞、方县尉等人只得上马,朝张梓若、里正等人拱拱手告辞,陪同天使一行人离开。

车马人声渐远。

第一次见这种阵仗,屏气敛声的村民们终于长长松了一口气,兴奋的声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