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梓若叮嘱王水媳妇:“那个刘有虽畏惧官宦人家的名头,暂且退了。但难保以后不会再遇上。

你们以后若要去县城采买,汇聚写成一个单子,托于夫人派来的人去买。

若实在迫不得已,一定要几家结伴而行。最好是让家中男子出面。在家时也要勤练武,莫要懈怠。”

王水媳妇连声应是。

小反派放下帘子,佯装懵懂地问道:“娘,我们走的时候,那个人的眼神让人很不舒服。他会不会来我们村里?”

第84章 什么东西!敢来我们河湾村使坏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张梓若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一回到村里,她就召集徒弟们细细叮嘱一番。另外,将带回来的书籍各挑一本,交给感兴趣的程明达、宋文乐等人。

程明达细细翻看一遍,对书赞不绝口。

“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又能教孩子们为人处事之道,可谓奇书!恨不能与张夫子的老师一见。”

一想继承了如此多学识的奇人已离开人世,程明达深感遗憾。

张梓若笑道:“我师傅虽不在了,但他教给我的学识,我都会一一整理出来。

以后,我想在河湾村建一个图书馆。”

她给程明达等人详细描述了图书馆的用途和制度。

程明达抚须而笑,“此举必流芳百世!”

张梓若摇头笑笑:“这事我一个人可办不成。想要分享知识,让众人都来阅读,需要靠大家的力量。

我打算把自己所有的书籍拿出来,也想请程夫子您和燕公子、林举人、宋公子等能够相助。我这边安排人去抄写或印刷。”

程明达、燕飞他们欣然应下。

张梓若继续道:“图书馆落成后,大家可以免费阅读,可以购买纸笔抄写。外带的话,可以办会员卡。

所产生的盈利就作为分子,分给帮忙的诸位,还请不要推辞。没有诸位的帮忙,图书馆是肯定无法建成的。”

“那就却之不恭了。”宋文乐等人乐得有名又有利。

程明达和燕飞也没有推辞。

张梓若又与他们商量,提前培训维持秩序的人员的事情。

“我仆从会武,可帮忙教导一二。”燕飞言简意赅。

“那多谢燕公子了!”

张梓若笑意盈盈。会武的人多多益善啊!

……

次日,是学堂的休息日,本是河湾村第一届讲学大赛第三轮的比赛日,但因为有许多读书人愿意来此讲学。机会难得,张梓若便把比赛的时间往后推了一下,先讲学,后比赛。

虽不用上学了,但大桑村和靠山村的家长们依旧带着学生赶来了。榆树村的赵有福、赵兴两家人也迎着朝霞早早地来了。

除了他们,三个村子其他带着孩子的家长们也蜂蜂拥拥一大群。

自从知道河湾村可以免费听课后,来的人越来越多。每逢周末,格外热闹。

走街串巷的货郎,附近村子卖箩筐、板凳、农具的,卖炸糕、糖画、柿饼等吃食的,卖风车、拨浪鼓等玩具的,也都跟了过来。

河湾村卖饮品、零食、肥皂、牙刷牙粉、雪花膏等摊子也都支了起来。

讲学台前,多了一群衣衫飘逸、宽袍大袖的读书人。

稍远些的地方,用布帐隔开了,帛带飘飘,携着花香的小姐夫人们或叙话,或拿团扇扑飞花,或坐在太师椅上共玩乐园买的手办积木。身后身旁的仆从们皆小心伺候着。

各村来的乡亲们远远看着不敢靠近,只躲在河湾村村民的背后小声说话,讨论着贵人们的排场和河湾村如今的兴盛。

想想自己竟然能与贵人们一同听课,不免兴奋。在欢声笑语的人群里挤来挤去,前瞅瞅后看看,怎么看都看不够。

林举人带着学生们来时,马车几乎走都走不动。

只能让孩子们都下来,一路看着护着往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