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梓若虽刚吃了窝窝头,又灌了一肚子水,但闻着卤味的香味,觉得自己还能再吞下一头牛。
学徒取来筷子,夹了鸡翅和鸡腿放在小碟子上,递于张梓若。
钱掌柜眼巴巴地说道:
“您尝尝,是不是可以了?您这食谱做出来的佳肴香味确实霸道!
客人们闻见香味儿,催个不停。但您没回来,我们这儿也不敢停火。您尝尝这个程度是否好了?”
张梓若接过碟子,夹了一块肉,喂到绷着小脸作无动于衷态的顾云淮嘴边。
“尝尝。”
小反派乖巧地张嘴吃下,细细咀嚼。
眸光如星辉汇聚,明亮粲然,“好吃!”
张梓若笑了起来,自己也尝一块。
“可以了。”
钱掌柜听得笑开了花。
适才,张梓若未归的时候,他就已经被诱得不行,尝了两块儿,顿觉新鲜爽口,颊齿生香,麻辣回甜,令人吃了还想吃!觉得已很可以了!
学徒却说,根据张娘子的吩咐,还未到时间。
好不容易等到张娘子回来,一入厨房,便再也按不住肚中的馋虫。
自己动手也盛了一小碟子卤味出来。
听到张梓若说可以,他忙不迭地放下碟筷,要与张梓若商量签订契约事宜。
这香味,这味道,就已引得众人争相购买。要是完整的方子,那还得了?
妥妥是个摇钱树!绝不能错过了!
张梓若初入古代卖食谱,不知道要什么价格合适,干脆狮子大开口,要这一道菜的分红。
让钱掌柜出价。
果不其然,钱掌柜唉唉地叫着:
“张娘子,这种事情向来都是一口价买断的,哪有分红的道理?
不如这样,张娘子,您是个爽快人,拿出了这等好方子,我也不小气,给您五十两!
买断这个方子!您看可行?”
张梓若笑笑:“掌柜的,您用了这种方子,保准是在这县城,甚至府城里,名头最响亮的一家酒楼。
定然生意红火,食客络绎不绝!
这可是传家的秘方,五十两实在是少了。”
钱掌柜是个老狐狸,见张梓若只说少,却不说自己要价,心知她自己也没个底。
于是,微微一笑,捋着胡子反问:“张娘子觉得多少合适?”
张梓若估摸着钱掌柜出价五十两,定然是低于他的心里底线的。
往上加价总是没错的,但不知加多少合适。
她不善于砍价还价。
以前去买衣服,只会和老板说,少点吧。老板给少五块,她就心满意足了。
现今,方子该要多少钱,她也不确定该加多少。怕要多了,反而失了这个交易机会。
就像买衣服,不知砍价多少合适,她尝试着砍了一次。
一刀下去,老板说,不卖!你去别家看看吧。
同理,她也不敢多加价,寻思着寻常百姓一年普通开销也就二两左右,加个十两应该就很可以了。
“一百五十两!”
端坐在圈椅上的小反派陡然开口。
钱掌柜唬了一跳,“一百五十两都够在县城买个铺面了!”
他朝张梓若笑笑,“到底是孩子,不懂得行市物价。”
张梓若不应和,反说道:“孩子不存话,倒把我预期的价格给说出来了。”
这翻了三倍的价格钱掌柜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张娘子,我敬您是个爽利人,做事也实诚,才出这个价格。着实不低了。
您上街上打听打听,除了我,还有哪个会给这么高的价格?
这县里,除了我家和聚宝酒楼,其他的几乎都干不下了,拖着也是苟延残喘。
那聚宝酒楼是县太爷小舅子的生意。
你若去了那处,别说给银子,让您吃一顿,就算是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