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书意听到身后有人叫他们,用的是吴语方言,还是听出叫的是小泽。
她抬头看薛泽。
“在这儿等我会儿。”薛泽走到那个老人面前,用的也是吴语打招呼。
第一次听他讲吴语,跟京腔的感觉很不一样,温润的像个江南才子,他弯着背跟老人交谈,对面的老人眼睛里都有了泪花。
他们又跟着老人回了家,是个很旧的院子,但是被收拾的很干净,一棵香樟树枝繁叶茂的快遮住整座院子。
老人从屋里出来的时候,手里拿了把钥匙,颤颤巍巍的交到薛泽手里。
也是在这天,盛书意才知道,薛泽的母亲蓝芩是苏州人,老家就在平江路混堂巷,不远处的一个院子很有名,叫杨宅,是著名电影演员夏梦的故居。
薛泽说他8岁前一直住在这儿,那会儿平江路还不是旅游景点,经常跟着邻居家孩子到处跑着玩,早上会跟姥爷一起过去买包子吃,还因为顽皮,掉进过平江河里。是姥爷去世后,他才被接到北京,开始跟着爷爷生活。
“刚才那个老人是我姥爷的发小,小时候我跟姥爷常去他家蹭饭,他孙子去年考上了北大。”用钥匙把院门打开,薛泽自嘲的笑道:“都比我学历高,大学我都没毕业。”
之前盛书意听江雨讲过,他读的不是什么野鸡大学,那所大学含金量极高,可是读到大三他就不读了,自己跟同学合开了家基金公司,赚的盆满钵满,温哥华那房子还是他用自己挣的钱买的。不回国留在加拿大,他的日子过的比谁都潇洒。
过会儿,薛泽去了对面老人那里泡了壶茶。
可能是街坊邻居们都知道他回来了,陆续过来好几个老人,都是拉着他的手,跟他叙旧聊着有关于他小时候的事。
盛书意没打扰他们,来到二楼露台。
等人都走后,薛泽端着茶点上楼。
抹茶馅的绿豆糕入口,甜的盛书意不由自主的扬起嘴角。
看到她终于笑了,薛泽才问:“今晚要不要住这儿?”
这次她毫不犹豫的点了头。
因为这里是他的家。
会所的11层是江南风格,是他也想念这个家。
第0100章第二卷 20 哈密瓜(满3000珍珠加更)
房子经常有人过来通风打扫,干净整洁,没有床品,薛泽让附近的民宿管家送来了崭新的被褥。
铺床收拾,一顿忙活,夜幕也降临。
去对面那个老爷爷家吃的饭,普通话中夹杂着苏州方言,尽是对薛泽这个晚辈的关心。
虽然听不懂吴语,老爷爷问的其中一句话,盛书意还是听出来了,是问她跟薛泽什么关系。
薛泽回的是:囡囡。
老爷爷听后,看她的眼神都充满了宠溺。
盛书意没听懂他这称呼的意思,以为他是跟老爷爷开玩笑说她是女儿,上网搜后才知道苏州方言里,“囡囡”也是老婆,是夫妻之间比较恩爱的一种叫法。
饭后在巷子里溜达,能看到巷口平江路上来往的人群,跟那边的拥挤和喧闹相比,他们这边安静的像世外桃源,好像也只有在这种地方,他们才能做到不理会外界的纷纷扰扰。
走了一会儿,下雪了,雪花不大,很小。
盛书意抬头看了看,雪花落在脸上凉凉的,想到那几年在温哥华的每个冬季,只要赶上下大雪,薛泽都会在院子里的银杏树下为她堆个超大的雪人;她十分怀念那时候的生活,因为再也回不去了。
所以在回到江城后,她主动向薛泽提出:“我想去温哥华住几天,想燃冉姐跟晚晚了。”
薛泽很快如了她的愿,不止带她去了温哥华,还将江雨跟秦科带了过去。
六岁的江晚长高不少,依然是叫盛书意姐姐,喊薛泽叔叔。
外面还下着雪,他们几个在客厅里叙旧聊天,陈燃冉陆续端出来几盘切好的水果,薛泽用果签帮盛书意扎了块西瓜,她摇摇头,指着另外一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