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幺儿单手撑着脸颊,歪头陷入了深思中。
也不知她想了多久,等到刘嬷嬷来到了身边,给她放下了一盅燕窝,她才突地出声道:“这里,死过人?很多人?”
刘嬷嬷抿唇淡淡一笑:“是呀。”
杨幺儿问:“宫外的地方也死人?”
“娘娘说杨宅?”
杨幺儿点头。
“杨宅不曾死过什么人。”刘嬷嬷道。
这世上,除了战场、匪窝,便数皇宫里悄无声息死的人最多了。
杨幺儿道:“带皇上一起,去杨宅住。”
她想了想,说:“他怕鬼。”
刘嬷嬷先是一愣,随即哭笑不得起来。
那分明是皇上想唬娘娘您,让您别再出门玩儿了。
可笑着笑着,刘嬷嬷又敛了笑容,她声音低柔地道:“娘娘说的是,老奴一定同皇上说。”
杨幺儿点了下头,放下撑着脸颊的那只手,她歪头问:“嬷嬷,讲故事吗?”
刘嬷嬷忙摆手:“老奴没有故事讲。”
杨幺儿舔舔唇。
却听得身后的人跪地道了一声:“皇上。”
她扭头去瞧,发觉半掀起的帘子后头,萧弋正站在那儿,不知站了有多久。
萧弋淡淡道:“解了头发了?解了便过来。”
他一只手束在背后,手指紧攥。
……他有一种大约无法治愈的病症。
从未想过要抓住的东西,他连侧目也不会有。但一旦抓在手里的东西,他便定要时时刻刻都盯在眼皮子底下,才会觉得舒坦。
第70章 一同读书
萧弋那日讲的故事, 兴许是给杨幺儿打开了新的大门, 之后她便总惦念着听故事了。于她来说,这是比看鸟儿、把玩什么花儿草儿珠子穗子,都要来得有意思的事。
宫中上下也俱都是人精, 他们哪敢同皇上抢夺这等活计, 便每当皇后问起, 都是定要摆手说“不会”的。
这一来二去的, 杨幺儿便知道, 宫里头原来只有一个皇上是有学问的,旁人都是没学问的,连故事也不会讲。
清晨起身, 杨幺儿捧着糖水喝了个干净,春纱等人伺候着她沐浴、换衣。
葵水可算是干净了。
“娘娘不是问书房么, 皇上吩咐了, 说娘娘醒了要读书练字,便差人去养心殿报一声。”刘嬷嬷一边伺候着杨幺儿用早膳, 一边出声道。
杨幺儿咽下了嘴里的食物, 这才点了下头。
这边差人去报。
春纱便将杨幺儿的书、笔都收拾起来。
等杨幺儿用完饭的时候, 去养心殿报信儿的人也回来了。小太监在杨幺儿的跟前躬了躬身,道:“娘娘,请您移驾养心殿。”
杨幺儿点了下头, 然后端了一碟子金丝糕:“走。”
刘嬷嬷问:“这个也带着走?”
杨幺儿点头。
刘嬷嬷倒也没提醒她, 到了养心殿, 想吃什么样的点心一样能有。
左右都是娘娘高兴便好。
众人离了坤宁宫, 便往养心殿而去。
这时候时辰尚早,太阳还未升到当空,寒风迎面吹来,难免有些刮脸。
杨幺儿先是端正坐在凤辇内,但过了会儿,她陡然想起了什么,便忙抬手,宽大的袖子挡去了风,好叫碟子里的金丝糕也都立得端端正正,还散发着些微的热气。
一路上并未遇见什么旁的人。
越是走过宽阔的路,经过巍峨的殿宇,就越显得这个地方空旷冷寂。
杨幺儿都不自觉地缩了缩肩,觉得自己仿佛成了草叶树丛间的一只小蚂蚁。
待到了地方。
杨幺儿这才终于见到养心殿全貌是个什么模样。
殿宇拥簇、环绕,组成了一小片的宫殿群,高高的宫门外,把守着身形高大的士兵,也有身着侍卫服的男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