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持续了半个多月,这一场谋逆的风波才渐渐平息。
但水面的平静不过是表象,水下的暗流涌动暗示着更大的波涛。
这半个多月,沈长乐一直住在宫里,没有回去过。
大皇子倒下,他身后那些势力正好趁这个机会铲除殆尽。
首当其冲的便是卢家。随着一道道旨意的下达,历经众多朝代,家族势力庞大的卢氏也追随着大皇子的脚步走向没落。
这段时间最高兴的莫过于二皇子沈延。
在他看来,太子之位已是他囊中之物。
再敢想一点,如果天子因为这场谋害缓不过来,没准他还能早几年登上皇位。
不料,又是十几天过去后的某一天,皇室宗亲、朝中重臣突然被传入宫中,在天子的床榻前听到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
他要退位,传位给三皇子沈安。
这一消息传出去,朝野上下瞬间热议沸腾。
对二皇子来说,更如晴天霹雳一般。
他好不容易将沈靖斗了下去,结果却便宜了周安那个小崽子?
当即就要进宫理论一番,最后是被身边的幕僚劝住的。
……
天子虽然宣布了要退位,但是一来各项仪式流程需要礼部等人去确认准备,二来天子当前的身体状况支撑不了参加大的典礼。
所以说目前只是一个通知,真正落实还要等。
对于沈延来说,这便是他最后的机会。
所以,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宫门处出现火光和喊杀声。
二皇子造反了。
淑妃母子不甘于将争了这么多年的皇位拱手让人,王氏等世家不愿意步卢氏后尘,渴望从龙之功的官吏也不想等着日后清算。
但一切都是徒劳的。
他们集结的军队顺利进了皇宫,就被包了饺子,前后夹击。
眼看没了指望,众多士兵纷纷放下了武器,束手就擒。
最后淑妃母子落得娴妃母子同样的下场,王氏也步了卢氏后尘。
自此,三皇子沈安登位的结果便再无改变的可能。
三月十五,三皇子沈安于太极殿正式被封为太子。
所有的仪式都是按照旧例来的,唯独最后代替帝王宣读圣旨并授予太子宝册宝印的人从前朝官员变成了明昭郡主。
百官震惊。但在这么重要的场合,没人敢贸然插话搅扰了典礼,只能眼睁睁看着。
第27章 欲重复武穆女帝之故事?
第二天, 三皇子沈安前去太庙祭告祖宗,完毕后回宫,设宴面见群臣, 接受朝拜。
如此这般,仪式全都过完,从今以后, 三皇子沈安便是大卫朝的太子殿下了。
储位已定,但储君年岁过幼, 尚无法治国理政,而天子的身体又需得好生修养,万不可再操劳。
那以后的朝堂政务怎么办?
不待大臣们提出这个问题,天子就又下了一道旨意,封明昭郡主沈长乐为摄政公主,代天子处理天下事。
天下人都知道明昭郡主是特殊的,虽然只是个郡主, 很多地方却能压皇子公主一头。
但也没想到她能特殊到这种地步。
自大卫建国以来, 确实有女子摄政和称帝的先例, 但那位是正正经经的嫡公主。
而沈长乐身上虽也留着沈氏皇族的血脉, 延续着沈氏皇族的姓氏, 但按照宗法礼规严格来讲, 却实实在在是个外人。
除此之外, 更重要的一点是沈长乐无功绩在身。如今权柄在手, 怎能不惹非议。
当时的女帝能力压一重兄弟上位也是因着其在武功方面有非凡建树, 自十五岁掌军到三十岁岁登基, 立下无数战功。
从圣旨下达的那一刻开始, 就不断有朝臣入宫求见,让天子三思。
但天子是铁了心要一意孤行, 朝臣们劝也劝了,跪也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