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曾听说过杨玄里?”
燕追低垂了头,神情温和望着她看。
他握了傅明华手掌在掌心把玩,以前只道冰肌玉骨是文人杜撰,此时才知确实言有其实。
那手指肌肤绵软细腻,怕是稍一用力便会握坏了去。指掌似是透着若隐似无的香气,被他手一握,染上了他温度之后,香气便像是更诱人了些。
孔雀东南飞里曾说美人儿:指若削葱根,口若含朱丹,芊芊做细步,精妙世无双。
他微微晃神,只是很快又将目光落到她脸上。
“可曾听说过?”又追问了一句。
“自然是听说的。”傅明华看了他一眼。
杨玄里是前陈末唐初时的人,曾有人说他乃是杨氏宗室后裔,其祖乃是孝列帝之兄弟,夺位被流放西岭。
传至杨玄里一代时,已是十来世,血脉早是稀薄了。
杨玄里此人满腹文才,受黄老庄列影响极深,文采出众可惜仕途却并不顺。
他曾居留河南府,多次上书自白,却遭人馋谤遭拒。
太祖西游狩猎,他趁机献赋,却因无人帮衬,而最终郁郁不得志。
三十之后他空有满腔报负,学得一身本领,但因投报无门,仕途之路当时多掌握在世家门阀手中而使他不得出头之日。
最终他熄了这报效国家之心,从而游山玩水,倒是颇有些声名。
只可惜未能活过三十五,便逝世。
说来也是讽刺,杨玄里在生时曾拿着诗集投靠无门,死后倒是声名大振。
他所留下的诗集、墨宝千金难换,太祖当时还曾感叹厮人已逝。
第二百零五章 走了
燕追笑道:“这里有杨玄里所题的一首岳阳楼赋,刻在了门柱之中,不如上去看看?”
傅明华也来了兴致,点了点头。
实在是站在廊外也是被风吹得狠了。
她的斗蓬留在了里间,江洲二月底的风还是颇为渗人。
初时吹着倒是觉得精神振奋,但时间一长难免有些冷。
能上楼进屋坐坐也是好的。
燕追也感觉到了她手心微凉,他问冷不冷。
他穿了青色圆领窄袖的袍衫,腰束九环玉带,足下踩着乌皮马靴,头戴折巾,倒是丰神俊朗,吹了半晌风也是神色如常,不见多冷的样子。
傅明华是真有些冷了,但兴许江嬷嬷见她与燕追说话,便并没有出来打扰的样子。
想到这里,傅明华倒是发现一个问题,自已身旁丫环婆子的倒是不少,燕追身边似是没有近身服侍的人。
幼时见他身侧还有宫人女官侍候,等到年长身边倒是只得戚绍见得多了些,她有些好奇。
燕追看到她脸上神色,牵了她上楼。
不动声色的站在了风吹来的方向,高大的身材挡住了大半吹来的风,使傅明华顿时便感觉好受多了。
她也不是不领情,压低了声音向他道谢。
“殿下身旁没见侍候的人。”她一手由他牵着,一手拎了裙摆上楼,边回头看他。
哪怕是站了比他高两个阶梯,他也是气势不屈于人下的情景。
这原本还算是宽的楼道,因他一站,便总觉得狭窄了些。
燕追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将傅明华手握得更紧:“不需要人服侍。”
他意有所指,傅明华却是根本没品出他话中的意思,燕追就道:“杨玄里的字在那里。”他伸手一指,傅明华转头去看,便也顾不得他身旁有没有人侍候的事了。
少女眉目如画,明明离他极近,却又似离他很远的样子。
他深深看了一眼,又轻嗅了一口她身上的香气。
傅明华要过去看,燕追却站着未动,她走了一步,手在他掌中,受制于人,便再也迈不动脚步了。
说到服侍人,他想起宫中时也是有人侍候的,但他早年心怀大业,见的又是各式各样的美人儿,寻常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