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1 / 2)

长嫡 傅明华崔贵妃 1823 字 1天前

另外还送了一双臂环,也是价值连城。

几人分次落座,席间赵国太夫人不时与傅明华说上几句。

她年纪虽大,但精神却极好,活了大半辈子,又曾是谢氏掌权的内宅太太,赵国太夫人性格手腕自是玲珑。她一旦有心,席间便是欢声笑语,再没有冷场的。

用过了膳,又笑闹了半天,祝大太太提议打叶子牌,耍了半天,赵国太夫人脸上显出疲备之色,崔大太太便提出告退。

赵国太夫人也不挽留,等到众人走了之后,才向下人使了个眼色,望着傅明华温和的笑道:“赶路这些日子,可是累坏了?”

她与傅明华说笑,一面站起身,让下人来领傅明华回她的院子。

“府中歇息之处已准备妥当,你去瞧瞧,若是有不满意的地方,便尽管与你外祖母说来,你知道,我们都是一家人,不必那样客气。”

她一句话说得意味深长的,傅明华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外头丫环已备了灯笼,招呼着她过去。

江洲这座谢府占地颇广,院落与院落之间全靠弯曲的回廊门禁连接。

不知是不是江洲的地理位置与洛阳不一样的缘故,这里的夜晚尤其的冷。

傍晚时看着还好的古宅,此时莫名显得有些阴森森的。

那木柱之上雕刻着的飞禽走兽夜色下看来容态狰狞。傅明华打了个寒颤,江嬷嬷将她身上裹着的披风又拉得更紧。

第一百九十五章 母女

只是这厚厚的皮裘却仿挡不住阴寒的天气。

领路的两个丫环提着的灯笼将廊道照出点点昏黄的光圈来。

走在左侧的丫环感受到傅明华的动作,不由就抿唇笑道:“娘子可是冷了?”

外头还下着毛毛细雨,洒在廊顶的琉璃瓦上发出‘沙沙’的声音。傅明华点了点头,江洲原本气温便低,入夜之后更是寒意渗入骨子里。

“那走快些,这雨一下便冷得很,娘子只是初来不习惯罢了。”

说话的丫环口音带着江南地区特有的软糯,轻言细语的倒是好听。

江嬷嬷听着家乡口音也觉亲切,接了两句嘴,便渐渐不说话了。

谢家为傅明华准备的院落倒也大,不比傅明华在洛阳长乐侯府时的房间小到哪儿去。

院中廊桥下早就候了人。

傅明华看到谢氏时,是一点儿也不觉得意外的。

她披着黑色貂裘,头发也梳得十分素净,未戴首饰,夜色下显出几分沉暮之色。

傅明华朝她走近,她嘴唇动了动,最终张嘴却只说了一句:“你来了。”

母女二人数年未见,谢氏看着笑意吟吟的少女,心中只感到无比陌生。

谢氏极力想要回想起与傅明华生活的片断,可是努力一想却又是一片空白。

她甚至都快要想不起当年与傅明华在洛阳郊外龙门山别院时,最后一面相见时她是什么模样什么神情了。

再极力回想,便想起了她乘坐马车时,映在纱窗上挺得笔直的身影。

那时傅明华说的话倒是听进心里,还牢牢记得。

谢氏只依稀觉得有些变化,但又从她端庄雅致的气态里看出几分当年的影子。

想到这里,谢氏心里稍安,露出笑容来。

她不常做这样讨好人的事儿,哪怕当年嫁进洛阳傅家,也是高高在上的。

此时一笑,难免透出几分勉强之色。

“一路可还顺利?”

谢氏微笑着开口,眉眼间冰霜却不见丝毫化解。

傅明华歪着头打量着她看,她显然已经等了有一段时间了,嘴唇都冻得乌青。

这样的谢氏比当日在洛阳长乐侯府中时,好似有些不一样,又好似没什么不同的。

显然早就料到了自己前来时可能会面临傅明华的刁难,所以傅明华的沉默并没有换来谢氏的局促不安,反倒是静静站在那里任她打量,整个人仿佛都要融入了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