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二人单独在房中说了许久的话,俞姝出门的时候,看到了嫂嫂李凤。

庭院里刮起了一阵旋风,李凤走过来,“阿姝不会怪我让你暂时离开吧?”

俞姝自然不怪她,笑了笑,“本也是我自己想要离去的,嫂嫂不要多想。”

李凤松了口气,拉了俞姝的手,“你哥哥是重情重义的人,我也是怕他应付不来,要是那些旧臣闹起来,你哥哥定要伤心的……”

“话是这样不错,不过哥哥以后治下领土更加宽广,总靠旧臣不是办法,这事并非眼前之事,而是俞军内部的问题。嫂子可有想过以后该怎么办?”

李凤在这话里,笑了一声。

“这个倒也不用妹妹操心,我父亲令我叔父和兄长专门去了一趟南方。”

她说南方早已不受朝廷控制,不断有起义军造反,而王爷们也都蠢蠢欲动。

但江南读书人多,似孟家这样的世代耕读大族更是各自盘踞。

他们中不乏有人也想要似孟氏一般,得从龙之功,为日后家族崛起开个好头。

李凤道,“我叔父和兄长此去江南,便替王招揽世家大族,这些人中,文韬武略者有之,都能为王的帝王之路尽力,王也就不再总是缺乏人手了。”

俞姝微怔。

没想到孟氏倒是不囿于降将和旧部,另行替哥哥开拓人脉。

倒也是不错之举,但这般招来的,不都是文臣,而非武将么……

孟氏自然有孟氏自己的打算,孟氏不把这话说透,俞姝不便多言。

她点了点头。

“哥哥性情如此,还需嫂嫂多帮衬,只要兄嫂心中有数,我就不多担心了。”

她说完,没再多言,同李凤告了辞,回了自己的宿处。

没两日就是年节。

杨城各处热热闹闹,俞姝同五爷和暮哥儿终团聚,一切都显得祥和而顺意,仿佛没有暗藏在下的汹涌一般。

只是在初三那日,五爷便带着俞姝和暮哥儿暂时离开了杨城。

俞厉亲自送去了城外,又派人一路相送,五爷俞姝一行,返回了津州城外的田庄。

年后第一场雪悄然而至,整个田庄埋在大雪之中,山间村落飘出袅袅炊烟。

暮哥儿还没到田庄便乐了起来。

小人儿家素来少言寡语,如今爹娘俱在身边,才每日在嘴角挂了笑。现今看到田庄旁的小村子,有几个小孩子就在一旁堆雪人,他眼睛发亮地要跳下马车去玩。

五爷怕他摔了,亲自抱了他下去。

俞姝也干脆下了车来。

村子里的孩子瞧着多日不见的暮哥儿来了,都围了上来。

他们看到暮哥儿素日神秘高大的爹爹抱着他,而在他爹爹身边,站了一个裹着红色镶雪兔毛披风的女子。

那女子相貌清丽出尘,站在白茫茫的雪中,似九天下凡的仙女一样。

只是仙女眼上覆了一条素净的白纱带。

村里的孩子再没见过这般女子,齐齐瞪大了眼睛。

而暮哥儿在他们的眼神里,小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

小人儿中气十足地告诉小伙伴们。

“爹爹把娘亲找回来了!”

这竟然是暮哥儿的娘亲!

村里的小孩全都惊讶了。

五爷在众小孩惊诧的目光中,好笑又爱怜地摸了摸儿子的脑袋。

而俞姝则叫了人,将带回来的糖糕分给孩子们吃。

小孩子们看着暮哥儿高俊的爹爹和美丽的娘亲,再吃着这这般好吃的糖糕,再没有平日里待暮哥儿的语气了,一个个羡慕的不得了。

暮哥儿也高兴极了。

俞姝自见了他,还没见过儿子这般开心。

她由不得转头跟五爷说,“难怪暮哥儿在杨城时总念叨回来,竟是这原因。”

她说完,抬头看向男人。

而男人一直低头看着她,眼眸之中似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