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厉在这话里皱了眉。

他不由想起了之前,俞地突然传播俞厉五族被诛的事情,那些天,话本子满天飞,茶馆说书的,紧着此事来回地讲。

俞厉没有刻意隐瞒过自己的出身,但也没有这般宣扬。

当下,他问向卫泽言。

“是你授意那些说书的写书的,去渲染我家五族被灭之悲惨?”

他问了,卫泽言并不否认。

“王需要百姓同你一心一意。”

一心一意地反朝廷。

不过卫泽言那时也没有想到,朝廷居然彻查了此事,抓到了更名改姓的封林,推出午门斩首。

俞地的民愤平息下去许多,当时卫泽言便有不妙的预感。

当下他直接问了俞厉。

“王要同意招安吗?”

俞厉看过去,“封林一事,让我觉得朝廷与我从前所想并不那么一样。”

坚定如妹妹,也在信中告诉他,她以为家族大仇已报,如今只盼哥哥平安。

俞厉这么说了,只看到卫泽言带着讽刺的笑。

他皱了眉,“我想归降,不可以吗?”

卫泽言在这话里笑出了声。

“当然可以。毕竟,你才是俞地的王。”

第78章 招安

紫禁城。

皇上赵炳与老国公在上今日的课,讲的是《通鉴》,说得是前朝的兴亡,皇帝都该引以为鉴。

这一课,老国公正讲到要处,赵炳突然站了起来。

老国公看过去,赵炳抱歉笑道,“首辅莫急,朕实在是渴得不成了。这两日不知怎地,太监服侍还要朕来提醒。”

他说着,不悦叫道,“封林,给朕上茶来!”

话音落地,有人应声,接着急急忙忙来上了茶。

来的是个小太监,并不是赵炳叫的那个人。

赵炳一愣,瞬间想到了什么。

书房里安静下来,只有门外零星鸟雀的叫声响起。

“哦,封林死了。”赵炳低语一句。

小太监可不敢接这话,哆嗦地跪了下来。

老国公皱了皱眉,看向皇帝,问了一个问题。

“皇上可惜封林之死吗?”

赵炳笑起来,一脸地不可思议。

“首辅在问什么?封林是该死,朕为何要可惜?”

首辅在这话里默了默。

“封林这样的人,只会让天下亡,而定国公这般忠臣,却可以让天下兴。兴亡之间,都在君主。”

赵炳听得连连点头。

“首辅说得是啊,朕总是知道的,这天下少不了定国公。”

老国公在这话里,许久没说话,半晌才道。

“定国公不容易……”

话没说完,便叫了皇上。

“皇上还是继续读《通鉴》吧,明白兴亡之道理,才知明日之方向。”

皇上笑起来,翻了书。

“首辅放心,朕从前懒些,但如今年岁渐长,也懂得这朝堂这天下都该上心打理,励精图治方是朕之本职要务,首辅说是不是?”

首辅说是。

赵炳又感叹道,“封林这事可是提醒了朕了,万不能随便相信一个人,总要靠朕自己来识人认人用人,这般才能长久。”

他说得情真意切,还叫了老国公。

“您也不必太过担心。”

首辅在这话里恍惚了一下,再看皇帝,仿佛看到从前黄发稚童一点一点长了起来,长成如今的束发少年。

有什么变了,又有什么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