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强家庭背景复杂,但在知道了所有之后,还是无法不吃惊。

王妈妈本姓徐,家里原是上海的大户,解放前还有人出任过上海总商会会长。临近上海解放时,一家人因为不知将来形式如何,不敢久留上海,只好举家迁往香港。而王妈妈,本名徐明慧,便是在徐家迁到香港之后才出生的。徐家到了香港之后先做丝绸生意,然后转战金融和房地产,于是更加发达起来。

后来到了徐明慧十几岁时,徐爸爸又决定要开拓北美市场,一家人就又搬到了旧金山。到了美国之后,她的爸爸还是先从简单的小贸易做起,成功之后又把他在香港的其它产业也带进了美国。所以徐家在香港虽非首富,但也是名副其实的拥有大笔资产。

文革之后,大陆开始对外开放,徐爸爸又看准了大陆市场,于是带着当时虽然年轻,但已经拥有美国名校经济学位,并且已经在美国公司任总经理的徐明慧来大陆考察市场,同时顺便看望当年留在上海的一些老亲戚。

徐明慧便在一个亲戚家见到了那时还只是在部队里当小连长的王爸爸,不知为什么就喜欢上了那个温柔少言但极有责任感的男人。王爸爸也一见钟情地爱上了那个端庄聪慧美丽的大家小姐。于是像所有小说里写的一样,他们的恋情遭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反对,两个人的家世实在是天壤之别。但作为家里独生女的徐明慧做事一向执着率性,就那么不管不顾地放弃了美国的一切,来中国找王爸爸。两人虽然终成眷属,王妈妈却也因此和家里断绝了联系。

直到后来,还是徐母心疼女儿,辗转找到她。那时她刚刚生了王思强,而王爸爸却又为了责任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王妈妈独自带着幼子,生活实在不易,徐母心疼他,就带着她和不足一岁的王思强又回了美国。

看着王思强一点点长大,王妈妈和自己父亲的关系终于有所缓和。徐父虽然依旧不能原谅女儿的任性,但爱极了这个聪明漂亮的小外孙,所以从小就开始培养王思强。后来,王思强的爸爸终于从战场上回来了,而且也因为战功卓著,从此平步青云。当王思强的爸爸安定下来之后,王妈妈就想带着几岁大的王思强回国,但徐父一再阻挠。最后王妈妈没办法,只有许诺让王思强长大以后代替自己接手父亲的公司。他们才得以回中国和王爸爸团聚。

徐父在唯一的女儿和外孙离开之后,只好先把部分产业暂时交给王思强的表舅代理。快到香港97时,徐父又怕时局生变,于是干脆把总部也迁往美国,香港只剩了很小的一部分。总部迁到美国之后,徐父又利用身在硅谷的有利地理位置,开始涉足高科技产业。但从去年开始,美国整个高科技产业由于泡沫的破裂,处境都很艰难,很多都面临破产的困境。

王思强被外公招到美国正是为了接手徐父几年前开的那间网络公司。本来一家公司倒闭,对徐家的产业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但徐父希望以此来锻炼王思强。如果他可以在几年内使公司走出困境,并且盈利,他就会把所有产业都交给王思强。

王妈妈讲完之后不禁叹气。“当年为了能回到中国,不得已许下诺言,本以为等父亲老了,也许就不会再计较了。虽然思强每年都去美国,他外公也每年都在细心的教导他,但并没有提起让他接手产业的事。谁知在思强高二那年暑假,他外公突然又提起了当年的事,于是我们也就只好守着当年的承诺,让他进入外祖父的公司,我没想到的是,接手外祖父的公司竟让思强这么为难。我也知道那种周旋于商界的生活并不是他喜欢的,可是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他的生活本该由他自己来选择,我却连问都没问他,就替他做了决定。唉……”

赵清雪终于知道了王思强的无奈,知道了为什么不管愿不愿意他都要去上海,也不管愿不愿意他都要去美国。她心里也在叹气,难怪他那么成熟而内敛了,必定是从幼时就受到的培训影响了他的性格。这一年王思强在美国一边读书,一边处理公司的事,日子必定过得很辛苦。想到这里,她竟隐隐的觉得心痛。她在无拘无束享受她的大学生活时,他却因为母亲当初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