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说,诚恩夫人笑道:“好好,那便依你!”

二人就这么说定了,用过膳后,诚恩夫人交代马车将孩子都送了回去,自己则是在集雅居的旁边客栈里住了下来。

第二天京城里的人都听说了,诚恩夫人在集雅居宴请朋友,这个消息让不少人心思活络了起来。

诚恩夫人奴婢出身,这出身在京城中根本不入流,但是不得不承认,她是所有奴婢中混得最好的。

不光后宫里的主子们会记得她,就连陛下也每年也会招她进宫一次。

这份殊荣,别说一个奴才,就是一个王公大臣身上也实属少见。

更别提诚恩夫人开办的慈恩院,那可是正儿八经为朝廷培养出来不少的臣子。

听闻诚恩夫人要在集雅居宴请朋友的消息后,不少人都蠢蠢欲动。

就算是不能和诚恩夫人做朋友,但混个脸熟也是好的啊。

于是,集雅居瞬间成了京城里最热门的地方,门槛都快被踏烂了,定雅间的客人已经排到一个月后了。

生意重新起来了,最高兴的当数花娘了,笑得合不拢嘴。

诚恩夫人在京城里停留了三日,这三日,集雅居天天人满为患,还有不少没订到雅间的客人,直接要求在大堂里放张桌子,她们就在大堂里用膳。

第三天,等雅间的客人离开后,宋熙就将诚恩夫人拦下来。

“怎么不去招待客人,等我啊?”

宋熙见她神色疲惫,很是不忍,诚恩夫人本是在城外清休,但是为了她,却甘愿每日招待客人,还要陪着说话聊天耗费精力。

想到这里,宋熙神色严肃了几分:“从明日起,姐姐你不许再见客人了。”

听了这话,诚恩夫人笑了:“你这小丫头,莫不是怕我将你这里的东西吃空了?”

见她还有心思打趣,宋熙急得不行:“姐姐,我可听你身边侍奉的人说了,你认床,自打来京城后,都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在这么下去,你身子会吃不消的。”

“姐姐你帮我的已经够多了,接下来的路要靠我自己走,我不能一直靠你吧?”

听了这话,诚恩夫人笑容淡了几分,这丫头......

她点头道:“好,听你的。”

当即宋熙便派人护送诚恩夫人离开,她一直将人送到城门处,这才准备回去。

这时城门处,突然出现一个手持三色羽毛令箭的传信兵,他飞驰而来,嘴里高声叫嚷着:“东山急报,让开,东山急报,让开!”

三色为最紧急的信号,看到这个信号,街上的百姓纷纷避让。

一听到东山的消息,宋熙一颗心狂跳,觉得大事不妙。

“秋霜,快去打听一下,是不是王爷有消息了?”

秋霜应了一声,朝着寒王府走去。

宋熙心中忐忑不安,回去后将自己关在房内,一直在苦想前世东山旱情的事,越想越惊。

她想到前世东山旱情因为粮草的事,引起灾民不满,最后发生暴乱。

朝廷刚开始并未当回事,最后却导致事态越演越烈,举兵造反的人也越来越多。

那些造反的人一路北上,还占领好几座城池,后来朝廷费了好大的劲,才将这些人镇压了下来。

宋熙有些懊恼,自己应该将知道的事都告诉寒王的,但愿如今还来得及。

她让月蕊将烛火挑亮,备上笔墨,将前世自己所知道的情况都写了下来。

一直到半夜,秋霜回来时候,发现宋熙的房间灯还亮着。

她急忙进屋:“少夫人。”

看到秋霜,宋熙忙问道:“可有寒王的消息?”

秋霜点头道:“康管家说东山灾民造反,寒王请求朝廷出兵,还说朝廷运送出去的粮食都是霉变坏的。”

“怎么会这样?”

宋熙皱眉,她可是曾提醒过寒王粮食的事,寒王不应该会这么大意的。

她将自己写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