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走后,梨花即可锁了院门,清秀的小脸再无人前的天真,“刘二叔,装些粮和水,我们去盐铺住。”

刘二点头。

库房还有两石粮,待刘二回来后,梨花让他拖了半袋去铺子。

妇人一家手脚麻利,四石粮差不多又快卖完了。

后头的客人见势不妙,大声嚷嚷起来,梨花把镰刀给刘二,后者拎着走了出去。

“赵记已卖三十八石粮,诸位还想买的话,请等下一次。”

“我们排了这么久,凭啥你说不卖就不卖?”客人不满。

刘二掠过他往街边望去,一群腰间别着大刀的巡逻官差恰好经过,因赵广安打过招呼,几人挥刀大喊,“谁敢闹事,以乱民处置...”

客人们噤若寒蝉。

一会儿后,妇人翻转麻袋和排队的客人说,“卖完了。”

官差没有离开,客人们不敢闹事,愤愤不平的拎着篮子离开。

妇人要收拾地上的麻袋,梨花制止她,“阿婶,这是你们的粮,其他交给我们来收拾就好。”

她将半袋粮递过去,妇人激动地接过,“那我们先回去了,往后有啥事,你喊我就行。”

“好。”

030 铺子被抢

这种时候,粮商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妇人掬了把袋子里的粮,赵家为人憨厚,粮里没有掺和泥沙,糠也少得很,这点很难不让人满意,走之前,她偷偷提醒梨花,“我看好多客人走得不甘心,小心他们报复。”

“我知道的。”

妇人一家离去后,梨花掩上门,顺势燃了一根烛火。

刘二弯腰捡地上的空麻袋,问梨花,“咱们何时去盐铺?”

“等一会儿。”

门窗一关,屋里黑了许多,刘二没注意,面前忽然多了件粗麻布衣,挂在梨花手臂上的。

“刘二叔,换件衣服咱再出门。”

关门时,她看到街边站着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像阿婶说的,有些客人没买到粮,肯定会伺机报复,换身衣服最为妥当。

刘二没想那么多,左右梨花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片刻后,一大一小从后院的院门

銥誮

溜了出去。

盐铺子离得不远,街上有许多挎着篮子的人,梨花换了身打补丁的衣服,头发拨得乱糟糟的,乍眼一瞧,跟乞丐没什么区别。

因此并未引起旁人的注意。

“你们说赵记库房还有多少粮食?”

“肯定不少,否则不敢卖这么多,你们看张记粮铺就知道了,存粮不多,两个时辰就关门了。”

“可张地主的田地更多...”

粮铺背后的东家基本都是地主,论家产田地,赵家是最弱的。

“但赵家有盐铺啊,二东家采购盐铺时会到处采购粮食...”

“话说好长时间没看到赵记二当家了...”

“说是外出购粮去乐。”

街边,几个汉子蹲在墙角议论纷纷,梨花低头经过,面上波澜不惊。

刘二朝几人瞅了眼,沉默不言的跟在梨花后头,待离那些人远了才说,“三娘子,他们想抢铺子...”

“嗯。”

“铺子的粮岂不便宜了他们?”

刘二不解,与其遭人抢,不如卖成钱留着。

梨花左右瞅了眼,见四下无人,小声道,“你猜我为什么要留些粮在铺子里?”

刘二想了想,摇头。

“咱们家是粮商,衙门勒令咱们必须开门迎客,可咱们若是没粮了呢?”

刘二恍然大悟,细想又觉得不对,衙门要求粮铺营业的前提是粮铺子得有粮,粮铺没粮就关门呗。

梨花不妨与他说得通透些,“衙门不在意粮铺的难处...”

在衙门眼里,粮铺正常经营就能稳住民心,哪儿会管粮铺是否有存粮,譬如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