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 / 2)

听忱 苏寅琛谢忱 2315 字 6天前

谢忱敲起了二郎腿,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摆手笑说:“没有,打算回家种地。”

甚至后来江月一中的老师们感慨,如果当年文理分科的时候,林听也选了理科,那么江月一中和合城一高的理科第一争夺,鹿死谁手或许还说不准。

“嗐。”

曾亲自在大晚上的时候,拿着喇叭跑到女生宿舍楼底下,趁着大家晚自习下课回宿舍,正是人潮拥挤的时候对林听表白。

好巧不巧,当时的林听刚参加完一场物理竞赛回来,在开会时,物理教研室主任把她特意喊了过来,说要分享一些经验。

众所周知,合城一高十几年以来一直被隔壁江月一中吊打,无论文理,白港市人人秘而不宣的事就是,考上一中才是最好的,江月一中始终要比合城一高厉害。

久而久之,就连合城一高内部的领导也在潜意识里以为一中始终要碾压一高一头,前几年发誓要超过江月一中拿下省第一的念头也渐渐消散,直到谢忱的出现。

答案显而易见,大家齐声哀怨道:“难,太难了!”

听说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追上的,然后又因为那段时间刚好考试成绩出来,杨宜春拿下来年级第三,于是特意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动态。

但谢忱却像是高考泥潭里的一股清流,他爱打球,逃过课但成绩好,家庭好,也一反常态的人缘好,甚至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很牢固,像是老朋友。

郝流知道上面另一边最耀眼的少年,目光所聚集的那个人,人送外号,流水的花瓶,铁打的高考理科状元。

高二分科前几个周,偶然有一次,物理课代表要去一楼大厅开会,他也下去了。

但他现在没法反驳,总不能真的说是女朋友吧。

谢忱愣了愣,黝黑深邃的眼睛里多了几分意味不明的情愫。

所以不少人才也会下意识想着,宁做一中凤尾,不做一高鸡头。

不少一中同学唏嘘感慨说“虐狗”。

谢忱低头把玩着手里的手机,似乎对这些事并没有很在意,毕竟他总不能装腔作势的故作低调吧。

老蒋指着他哼一句,随即声线放低,转头又说:“大家正常发挥就行,不正常发挥也行,大家的路很宽,不需要沉溺于一次失败嘛。”

林听在台上侃侃而谈,丝毫不怯,却又谦虚低调,她的每一条感悟和每一个思路都令人下意识心生佩服。

直到他进了理科清北班也是这么想的,可后来他发现自己错了,尤其是和那个人相比的时候。

也同样的给人一种感觉,明明离自己很近,却又遥不可及。

但出乎所有人预料,谢忱不仅没有后退,反而将之前不太拔尖的科目补了上来,眨眼间逆袭成不变的年级第一,并且在联考中始终碾压隔壁江月一中一头。

谢忱睨他一眼:“房地产不行,改行种瓜了,以后给张总打折。”

“张捷,你明年不过来上岗,我亲自去把你拉过来。”

围观的学生大多都在喊话在一起,感慨这就是小说中才有的剧情吧,双学霸的校园爱情故事,并期待着宿舍楼上的林听能有所回应。

就在刚才,他突然觉得谢忱和林听很相像,他早就听说过江月一中文科实验班的那个传奇,一班大才女,曾代表江月一中参加各种学校比赛。

更重要的是,她理科成绩其实并不差,当年文理分科之际,他的班主任还在课上感慨,一班的林听要选文科,为此可惜的不得了。

对郝流来说,离开一中的时候,他的唯一的骄傲就是和合城一高周围人对比出来的优越感。

然后配文是“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爱情和事业双丰收吗?”

张捷插科打诨道:“谢总这是要做房地产了?”

在一中,大家都为了做自己的成绩不断的开卷,彼此之间甚至会了成绩背刺,好朋友之间也会因为成绩高低陷入比较,搞孤立,搞嘲讽。

老蒋没好气地打断,指着台下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