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克”意为摔跤,是蒙古族一项传统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最重要的比赛项目之一。当地人管摔跤手叫“搏克手”或“搏克沁”。

队伍里的搏克手服饰统一,上身穿嵌着铆钉的牛皮坎肩,坦胸、盖背、裸臂,扎宽腰带,下身着白色宽大多褶跤裤,配刺绣套裤,脚蹬蒙古花皮靴。

个别选手还佩戴了彩色绢帛制成的项环,环上系五彩绸缎,代表历次夺冠战绩,是搏克手至高无上的荣誉。

大叔见陆娆几人是外地游客,便热情介绍,说这次比赛规模不小,专业组和业余组各有 512 位选手参加,至少 9 轮才能决出冠军,前四名有现金奖励。

搏克赛不按体重分组,完全靠抽签决定对手,踝部以上部位先落地者为输,每轮一跤定胜负,体重大的选手具有天然优势。

也是因此,多数选手身材魁梧偏胖,属于典型的“脂包肌”。

随着搏克项目逐渐推广,越来越多的比赛视频在网上流传,网友观看激烈赛事之余,也常常调侃,戏称蒙古族是“最不相信腹肌的民族”。

不过凡事也有例外。

大叔年轻时自己也打比赛,是狂热的搏克爱好者。据他介绍,搏克其实不拼蛮力,而是智慧、技术和力量的综合较量。体重大的人惯性也大,遇上经验丰富的对手,优势易成劣势,未必能赢。

“第三排最左边那个,看见了吗?那是去年的冠军。”大叔指向方阵队伍,“不算胖吧?有一百五六?最多一百六,照样能放倒两百多斤的对手!”

方阵已经过看台,渐渐走远,陆娆顺着大叔手指方向,只能看见一个身材挺拔的模糊背影。

个子很高,即便混在一群搏克手中,也足够出众。颈上的五色绸缎分外显眼,仿佛迎风招展的猎猎战旗。

第30章 . 摸够了吗?

台上领导开始致辞,总结年度工作,表彰劳动先进,各个方阵队伍也在引导员的指引下按次退场。

内蒙夏季紫外线强烈,阳光烤得人皮肤发烫。苏和额头微汗,下场后看了眼时间,距离第一轮比赛还有一个钟头,他打算去抽根烟。

会场西侧没什么人,只有几辆临时停靠的房车。他随便找了个垃圾桶,摸出火机。

“帅哥,借个火呗。”

一道女声入耳,苏和不用看也知道是谁。

他不紧不慢把烟点着,猛吸一口,才掀起眼皮

陆娆戴了副大太阳镜,栗色卷发披在肩上,一身大红色吊带长裙,耳上戴一副红玛瑙流苏银坠,白皙肩头挂了件金属长链小方包,仿佛彩色画报上的摩登女郎,时尚又扎眼。

她左手托着右肘,站姿随性慵懒,两根指尖夹着根细长条的女士香烟,又重复:“借个火。”

苏和看了她几秒,偏头吐出烟圈,把打火机递她。

陆娆没接,而是将烟蒂搭在唇边,低头,凑近他的火机。

苏和:“……”

见他迟迟没有动作,她才又扬起脸,煞有介事地催促:“帮忙点一下啊,你的火机我不会用。”

邪了门了。天底下的火机不都一样?她不会用?

唬谁呢?

苏和不想陪她玩,直接把火机收回口袋,“不会用算了。”

态度冷淡。

陆娆知道他为什么冷淡,所以更有底气,又向前走近一步,伸手进他裤子口袋,自己摸火机。

搏克手的白色跤裤宽大,布料很薄,她能明显觉出布料下的体温,和他突然紧绷的大腿。

她故意找了很久。

直到苏和攥住她的手腕,拎出来,沉声质问:“摸够了吗?”

她要笑不笑的,“我就拿个火机,摸你哪了?”

说完,还特意张开手心,“喏”了一声,给他看才拿的火机。

女人的太阳镜片镀了层膜,苏和看不清她神色,只能看见自己的脸,和眼底隐而不发的怒火。

突然觉得挺没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