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1 / 2)

明明可能性有二, 但听柳弈的语气,他几乎已经肯定是现在的“谷银星”李代桃僵了。

冯铃了解柳弈的性格, 没有把握的事, 他不会说得那么笃定,所以她觉得柳弈一定还发现了什么别的证据。

“嗯, 我昨晚进他们家时就觉得有些奇怪了。”

柳弈对冯铃说道:“他家的墙壁上贴了好多张奖状,都是谷银星的。”

冯铃好奇地歪了歪头:“哦?”

冯法医是个单亲妈妈,家里有个上小学的女儿,当真是品学兼优的贴心小棉袄, 属于亲戚朋友同学邻居口中的“别人家小孩”的典范, 各种奖状拿到手软,若真要一张张贴出来, 怕是一整面墙都玄乎的那种。

不过虽然她家闺女不爱贴奖状,但她知道还是有一些小朋友和家长乐意贴的。

如果柳弈单纯只是因为看到满墙的奖状而生疑,那似乎有点儿没道理。

“那些奖状的时间跨度不算短了,从小学低年级到初中一年级,项目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

柳弈简单形容了一下自己看到的那面奖状墙:

“小学五年级前的奖状应该是从别的墙上揭下来后重新贴上的,边缘有很明显的透明胶撕拉过的痕迹。”

冯铃轻轻地点了点头,听得很认真。

“毕竟那祖孙俩经常搬家嘛,他们搬到908室也不过一年左右,照理说把旧屋的奖状贴到新屋来也不奇怪。”

柳弈继续说道:

“问题在于,新的那几张奖状,也就是小学六年级到初一的这一段时间,那些奖状上的字迹都是一模一样的。”

冯铃思考了两秒钟,随即明白了柳弈的意思。

“原来如此……”

她缓缓地点了点头,“所以你就怀疑上他了。”

就算是再不负责任的老师,也不可能将完全空白的奖状直接发给学生自己填写,就更别提从六年级到初一都碰到这么离谱的老师了。

因此,唯一的解释是,伪装成谷银星的人――不管他是谁――为了在左邻右舍里维持“优等生”的形象,定期买回一些空白的奖状,再自己给自己颁奖。

###

只是柳弈当时对他只是隐约有些许的怀疑,还没到将他锁定为第一嫌疑人的程度。

毕竟伪装成谷银星的凶手的外貌真的非常有欺骗性。

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三四岁的每天背着书包上下学的初中生,在绝大部分人心目中都是身体机能和心智都没发育完全的“小朋友”。

这个年纪的孩子,不管是财力、策划力还是执行力都理应远远达不到一个连环杀人犯的要求,实在很难把这么一个小孩子和穷凶极恶的“凶手”形象联系起来。

“不过当我发现秦红叶的房子,还有809、909的防盗网都被动过手脚时,我就觉得他非常可疑了。”

柳弈接着解释道。

冯铃:“为什么?”

“因为谷银星的奶奶卢婶提到过,她有天晚上看到她房间的窗户外趴了个‘鬼影’。”

柳弈回答:

“那时我突然意识到,从老人家的房间窗户往外看,大约两米外就是他们自己家的阳台,她是透过窗户看到了正在阳台上折腾的‘谷银星’的身影。”

冯铃:“‘谷银星’在自家的阳台上干什么?”

柳弈回答:“后来我们到他家查证过了,他应该是趁着夜晚在自己家里做试验。”

冯铃懂了。

如何在凶案现场迅速地剪断和焊接防盗网的铁栏杆,还有多大一个洞才能让自己顺利钻进去,这都是光靠脑补不行,非要实际操作过才能积累到“实战”经验的。

要是没把技能练熟练精了,谁又有把握箭在弦上时肯定不会翻车呢?

“我想,谷银星的奶奶大概是唯一的知情者了。”

说到这里,柳弈便忍不住发出了一声叹息:

“她一直都在跟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