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逸尘回西南前与韫棠告别,还煞有介事地赠了她一枚印鉴。
他一本正经:“如若王府内推行女官官制有什么阻碍,孤还得来向你求教。”
“知道了,世子殿下尽管放心。”韫棠笑着答。
西南与京都相隔千里,若盖上此印鉴,沿途驿站都会接下信件,一路送至西南。
“那么,后会有期。”宁逸尘最后道。
“后会有期。”
下过几场秋雨,天气渐渐转凉。
时隔月余收到西南送来厚厚的信件时,韫棠才知道宁逸尘所言非虚。
她拆开信封,当先一张是宁逸尘亲笔,问候了她近况,讲了讲西南这几月来的趣事。
另一叠几十页的则并非出自他之手,大约是王府内女官。
信中详细讲述了景王府内数月推行女官官制的状况。景王妃雷厉风行,以韫棠拟上的条陈作为范本,再根据王府情形加以调整调配。阖府听命于景王妃,再加上王妃手下诸多得力之人,施行起来颇有成效,女官官制初具雏形。
韫棠一条条读得认真,信中提到了推行女官制遇到的棘手之处,不少是韫棠未能预料到的。她跟着思考对策之法,也与尚仪局内两三位女官商讨过,着笔写回信。
“在忙什么?”
韫棠从案牍中抬首,才发现裴晗已经到了屋中。
幸亏是散值时分,尚仪局内没有多少人。
她让采梨关了房门,笔尖润了墨:“陛下随意坐罢,待我写完这一节。”
裴晗坐在她对侧等,查看过桌案上韫棠写就的书文:“景王府女官?”
“是。”
韫棠一壁写,一壁简单向裴晗解释了大概。
她正好也想找人分享景王府女官见闻,裴晗莫名成了人选。
“景王妃开了笔考,从西南民间采选适龄女子为王府女官。”
她不愿任用王府妃妾的陪嫁侍女,对西南世家大族的小姐亦防备。
自民间考选,上任的女官更能忠于她。
“西南地富庶,寻常民女也有识文断字者。虽说第一批挑上来的人参差不齐,暂时不堪大用,但王妃娘娘在府中开了小学堂,专司此事,为王府教导女官。”
普通人家的女孩儿有机会入景王府,都好生珍惜,勤勉向学。
景王府的女官官制参照大靖,却有诸多革新之处,许多地方宫中都可以学一学。
自韫棠外祖母改制宫中女官以来,前前后后也有三四十年。
旧制中本就有先太皇太后和外祖母未遂的心愿,这几十年间,女官制度又生出新的弊病,需要及时加以修整。
听韫棠说到宫中女官备选人数不多,一年不及一年,裴晗道:“你是亦想从民间考选女官?”
他一语说到韫棠的关键处,切中肯綮。
韫棠点头:“只是设想,真要施行起来怕是遥遥无期。”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后宫亦然。
从皇后宝座到太后之尊,尚官六局一直听命于庄慧太后。太后娘娘处事沉稳,不喜变。正是如此,崔尚宫熟知她心意,也最得娘娘重用。
“若是”裴晗笑着看向韫棠,语气郑重,“璇儿为后宫之主,如何?”
--------------------
第53章 颁旨
连日以来,陛下要册封迎娶帝后的消息在京都盛传。
此并非空穴来风。宫中传,陛下中秋佳节后向太后娘娘请安,即提起立后之事。太后娘娘已召命宫廷女官提前备办一应事宜。
与此同时,礼部同样接到旨意,先行预备陛下大婚及立后盛典。
朝野皆知,陛下继位两年一直空悬后宫。
按照规制,自陛下登基前,立后的仪典物件礼部陆陆续续便在准备,封存在库中,只待陛下旨意。
如今,此事已然提上议程。
旨意明发,后宫和礼部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