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桃花将山脚的捣蛋精收服,让村里人通过挖药草都赚了不少钱,还能去山脚砍柴。
我跟村里人说一下,让他们都帮你家去盖房。
人多力量大,很快就能盖完。”
赵桃花闻言立即拒绝道:
“村长爷爷,谢谢您的好意,但是一码归一码。
我那是举手之劳,怎么能挟恩求报呢?
您不用张罗,我家就盖四间房。
又有月事精和榴莲精两个精怪当小工,用不了多久就能盖好。”
赵二树亦是这么想的。
村长听了赵桃花的话,立即将原先的心思收起,既然桃花不愿意,那就算了。
等父女俩走了,杨奶奶走过来道:
“这十来天,咱家因为桃花挣了四五年才能挣到的钱,桃花家盖新房咱真不表示表示吗?”
“当然要去帮忙,光明那小子会瓦工,回头让光明去帮忙。”
别家会不会趁机表示一下他不管,但是,他们家肯定要出一份力。
杨奶奶听到村长的话,立马笑了起来。
……
等父女俩到了镇上之后分头行动。
赵二树去定青砖和青瓦,赵桃花则在老地方摆摊。
十来天过去,她卖的绣品在镇上已经小有名气,几乎不用她吆喝,就能卖光。
这不,今天才刚摆好摊子,就已经来了顾客包圆。
赵桃花顿时两眼放光地看向这位约莫三十来岁的夫人。
她的脸上略施粉黛,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
她穿着一身深紫色绸布襦裙,上面用银线绣着精美的图案。
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梳成一个精致的发髻,头戴一支银簪。
还带着一个嬷嬷,一看就身份不凡。
更重要的是,赵桃花在她的脸上看到了一丝贵气和官气。
这位夫人一定非富即贵,家境小富或者是个小官夫人。
在夫人开口之后,嬷嬷立马递上银子。
赵桃花把所有香囊和荷包都装好递给那位嬷嬷。
“小姑娘,你的绣工这么好,怎么不绣在好一些的布料上,这样能卖更多钱?”
何夫人问道。
她笑道:“用好的布料是能卖更多钱,可在镇上卖不掉。
大家不会在荷包香囊上花那么多钱。”
赵桃花自然知道月事精的绣工配得上更好的布料,可是清水镇就是一个小镇而已,没有那么高的消费水平。
每天能赚几百个大钱,赵桃花已经很满意了。
何夫人当即自我介绍起来:
“我姓何,相公姓吕,是镇上的亭长。
我在县里开了家铺子,那儿的有钱人比镇上人多。
正缺一些绣工精致的绣品,所以我想跟姑娘合作。”
果不其然,和她猜想的差不多。
何夫人家境不错,且还是亭长夫人,是一个小官夫人。
“小的见过亭长夫人,原来是亭长夫人。
怪不得气质如此之好,不知夫人想怎么合作?”
赵桃花立即向她行礼。
她深知生存之道,尤其是对有权之人不但要恭敬有礼,还要捧着。
“姑娘只要将每月绣的东西卖给我即可,今天八月二十六,咱们就约定下月二十六在这儿见。
款式你自己定,但是,要用绸布缎布去绣。”
赵桃花闻言眉心微蹙,绸布一尺五十个大钱,缎布一尺八十个大钱,一个月下来得用好几两银子的布料。
若是到时候亭长夫人不要了,她那些绣品就砸手里了!
在清水镇这样的小镇,谁会花一两百个大钱买条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