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舍不得吃的陈米买一些,就连生姜、八角这些奢侈的调料也买了。
“给你爹打二两酒,他爱喝!”
然后,母女俩又去称了一斤五花肉,和二斤排骨。
以前买肉只会买肥肉,因为,肥肉里可以煸出猪油,能炒菜用。
但实际上,赵家没一个人爱吃肥肉。
这次过节,就买些五花肉,还有带骨头的排骨!
最后,赵桃花和钱氏也买了五仁月饼和螃蟹回家。
过中秋这两样是少不了的。
等她们到家的时候,月事精还坐在堂屋绣帕子,半天时间已经绣出十几条了。
赵桃花提议道:“暂时不用绣帕子了。”
月事精以为赵桃花良心发现,想要让她歇会儿,不想,赵桃花接着道:
“你改绣荷包吧!”
月事精:“……”
赵桃花交代完后便回房,她拿出纸笔算账。
现在,她已经攒了七两一百个大钱,又有月事精这个小工。
她和钱氏也都可以当小工,从中便省了不少人工钱,瓦匠工钱是一天三十个大钱。
忽然,赵桃花觉得他们可以把房子盖得大一点!
赵家连带厨房才三间房,她都这么大了,还和钱氏赵二树挤在一个房间,她得有自己的房间才行。
不过,若是盖四间房的话,就需要再买一些宅基地。
村里,院子可以圈大一点,但是,盖房的宅基地得向都亭登记。
若是乱盖乱占地,是要被关进大牢的。
赵桃花算过之后,发现原本绰绰有余的七两多,又不够了!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月事精还在绣荷包,山脚的药草也能卖钱。
等明天赵二树回来,再和他商量一下盖四间房的事。
她还去找村长爷爷和祥平太爷爷商量挖药草的事。
她不但要自个儿富起来,还要让大家也一块儿富。
有钱了,才能修房子,平安过冬!
翌日,中秋节,贫困的赵家村也显得比往常热闹许多。
除了平日留在家里的村民,一些在镇上做活儿的村民也纷纷赶回来过节!
赵桃花吃过早饭后便往村长家去,沿路不少村民看到桃花都笑着打招呼。
“是桃花呀,吃过早饭了吗?”
杨奶奶开门看见赵桃花,热情地问道。
前天,孙老太身体里的月事精被桃花给抓住的那一幕,她也看见了。
不敢相信,桃花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大本事!
“杨奶奶,我吃过了,村长爷爷在家吗?我找他有点事儿。”
“在呢,在厨房洗碗呢!”
说着,杨奶奶便带着赵桃花一块儿去厨房。
村长家是村里少有的住八间大房的人家,他家人口多,人心齐,力都往一处使。
杨奶奶生了三个儿子,儿子儿媳们在镇上打工。
孙子们也都长大,在镇上做学徒,或学杀猪,或学木匠、铁匠,都能给家里挣钱。
只留唯一一个孙女在家陪着他们二老。
两代人才出了这么一个孙女,是家里的宝贝疙瘩。
“老头子,桃花找你。”
杨奶奶说完,村长爷爷有些惊喜朝赵桃花看去。
“桃花吃了吗?吃个鸡蛋。”
村长爷爷话音刚落,赵生月便从桌上大碗里抓了三个鸡蛋给赵桃花。
一个鸡蛋一个大钱呢!
也就赵生月这种天真无邪的姑娘,才会给别人鸡蛋一抓三个。
赵桃花推回去:“月儿妹妹,我吃过来的。”
“桃花姐姐,你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