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4)

爱如是 周子墨说道 5073 字 1天前

升高3了,妈妈更为我操心了。她没有责怪过我,认为是她和爸爸的婚姻问题带给我巨大的伤害,而那时她正带毕业班很忙,对我关心很少,造成了我的改变。现在回头想想当时最痛苦的应该是妈妈。

我有一个果断犀利的姨妈,升高3那年的暑假,她的一个远嫁日本的朋友回国探亲,她的丈夫是大学的教授,向她了解日本的教育和留学制度后,姨妈强烈建议妈妈把我送到日本留学。一是以我现在的成绩在国内是考不上大学的,二是让我换个环境,到了国外什么都得靠自己,磨练我变坚强点,对我以后很有帮助。姨妈一直认为妈妈从小对我管得太多,造成我独立性差,而且性格太过敏感。在小我三岁的表弟已经自己决定假期生活内容时,我却还要请示妈妈外出的时间和对象(当然如果是孙家兄妹就不用请示了)。在姨妈的分析下,妈妈给爸爸打了电话,三人商量后最终决定送我去日本了留学。父亲答应负责我的学费,外加每年给一笔生活费,让我在外不用辛苦打工。我知道他想弥补对我的伤害,如今对他来说也只能用钱来弥补这些遗憾了。

由姨妈的朋友出面担保,于是我开始准备资料,填一大堆申请表。然后,去了上海的日本驻华使馆递交资料,面试,再回来边等结果边上学。怕被拒签,我还是接着上学,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对未来生活的有了憧憬,不再钻那死循环牛角尖,我渐渐恢复了以前的状态,积极地学习和生活。因为到了日本第一年上语言学校,明年我还是要参加日本大学的入学考试的,和我们的高考差不多,这一次我是不能再逃避的。

高考不到1个月,差不多大势已定,大伙也不当拼命三郎了,就连老师们也开始让大家注意休息,放松心态,也不发成堆的试卷了。

很快炎热的黑色7月到了(我们那时高考还是每年的七月的七,八,九三天)。带着轻松地心情我走进了考场,尽自己所能的答题。今年的题比去年的难,特别是数学。考数学那天,卷子一拿到手,心里默默为孙杨祈祷了一下,数学是孙杨的得意科目,每次都志在拿满分的。那天上午交卷出考场,我偷偷观察孙杨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吊儿郎当,松了一口气,这说明了这位大爷问题不大。

考高结束后,大家就象放风的野马,撒了欢的玩。天天有聚不完的会,吃不完的饭。每天早出晚归,妈妈说我比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还忙。我和孙杨每天都腻在一起,一如既往的亲密。大概是7月中旬的一天,姨妈告诉我签证下来了,让我准备8月中下旬出发,9月初那就开学了。妈妈帮我定了8月中旬机票,从上海出发到东京。过了不久高考分数下来了,孙杨是全市理科状元,如愿的进了清华,而我的分数只能上本市一个不起眼的大专学校。离别在即,和所有高考后要各奔东西的所有高三毕业生一样,对那个夏天的记忆总是带着淡淡离愁的滋味。在签证下来的晚上,我和孙杨在学校的篮球架下发誓要等对方,永远在一起。年少的我们并不知道遥远距离是爱情最艰难的考验,我们口中的永远也不知道会有多远。

还记得出发去上海那天,我和孙慧一路哭到机场,孙杨在一旁也不说话,年少的三人这是初尝到了离别的哀愁。到了机场我就开始肆无忌惮的抱着孙杨大哭,妈妈和姨妈也见怪不怪的默许了。入关时回头张望,看见孙慧扑在孙杨怀里抽泣,而孙杨已是红了眼眶。 如今回想起机场那一幕,心情还是波澜澎湃的。对于我们三人来说,这份情意亦是人生珍贵的宝藏。

接下来我和孙杨开始远隔千山万水的辛苦恋爱,一年也见不了一面,电话,QQ成了我们思念的寄托方式。到日本第一年我经常打电话向孙杨哭诉,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让从小娇身惯养的我差点要崩溃,唯有孙杨的安慰才能使我平静下来面对明天的生活。第二年考上了大学,日语差不多了,这才开始真正进入了留学生活的状态。那时孙杨升了大二,大学生活应付的轻松自如,很惬意。据说他们还经常聚会,喝酒,打牌,说是风花雪夜也不为过。好几次打电话时都听得见轻扬的吉他声和男男女女的爽朗的笑声,看来清华的优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