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烧烤、翻炒,只需加简单的佐料,甚至不加都非常好吃。
宋墨玉证明了它的味道,却没有办法证明土豆的产量。她并不意外,她索性把土豆的种植方法、注意事项都写下来给他们。他们依照这些方法在官田里随便找块地方种下去就是。
三个月的时间不短不长,时间自会向他们证明。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宋墨玉在香菇牛肉酱之后又推出了笋丁猪肉酱、肉沫豇豆酱还有山药酱。
全部都在坛身罐身上打上宋家秘酱的标志。
山药酱以山药为原料,做出的成品酱香浓厚,粒粒脆爽,色香味俱全,可拌饭、可蘸食,而且宋墨玉与瓷窑合作,订购了大批手掌大小的小罐子盛装。
罐子小了,份量少了,价钱自然就变得低廉起来,一小罐山药酱二十文钱便可买到。这带起来也方便,吃起来又开胃,再没有比这更好的。
不管是码头搬工还是走街串巷的货郎,总会在宋墨玉这里买上几罐随身带着。做工中途或者赶路中途,便是一块硬得掉渣的饼,只要加上宋墨玉做的酱料便也不算难吃了。
海州那三父子来给宋家百味鸡和莲花斋送订好的椰子时,也买了许多酱料带回去,满满当当地装了一大口箱子。
待到他们下次再来云鹤镇时,别的东西都先不急着采买,火急火燎地先在宋墨玉这里订购了一百坛各式各样的酱料。
海州的酱料销路就此打开。
宿州有陆云宝和他两个同窗的运作,卖得更是如火如荼。
彼时,灵州的宋家麻辣烫和竹升面也已经开了一个多月,生意火爆得一塌糊涂。即便偶尔有一些跟风学着做的,也因为没有汤底、调料的配方学了个四不像,没过多久就灰溜溜地关张了。
当然,这里的宋家麻辣烫店里自然也摆上了宋家秘酱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