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却如水滴进了油锅炸开了,一时间一片哗然。

安丞相颤颤巍巍地跪下行礼:“皇上洪福齐天,我大晋才得此良种。”

其他人也纷纷下跪,皇帝心中畅快,大手一挥。

“风禾尽起,盈车嘉穗,朕希望天下人都能吃饱饭。林氏有功,封为国夫人,赐封号嘉禾。”

“儿臣替王妃拜谢父皇。”

段清珩给了林辰一个眼神,林辰会意,恭敬走到殿中央。

“微臣有事上奏。”

昭文帝微微抬眼,认出这是翰林院的俢撰,略一抬手:“讲。”

“启禀陛下,臣家中在京城西郊的庄子上,试种了一种名为‘玉米’的新作物,产量极高,与土豆一样可亩产千斤。”

林辰的声音起初有些颤抖,但说到玉米的产量时,语气变得坚定起来。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荒谬!”户部侍郎刘大人厉声喝道:“怎么你们林家本事这么大,良种都是你家发现的?”

段清珩上前一步:“刘大人不能因为良种是林家发现的就否认吧,这对大晋来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刘大人自知失言,刚才也是情急之下口不择言了。

但他是真的疑惑,怎么这良种都出在林家。

林辰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个布包,双手呈上:“臣不敢妄言,此乃收获的玉米实物,请陛下一观。”

李顺德快步走下台阶,接过布包呈给昭文帝。

李顺德打开布包,只见里面是几粒金黄色的种子,形状奇特,饱满圆润。

“此物当真能亩产千斤?”昭文帝捏起一粒玉米,在指尖转动着。

“回陛下,臣家中种了五亩地,刚收获了一亩,有1523斤。”林辰恭敬答道。

昭文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近年来北方连年干旱,南方洪涝,粮食减产,若这玉米和土豆一样...

“林爱卿,此物从何而来?”

“回陛下,这是臣妹从西域商人手中偶然得来的,臣两个弟弟出于好奇,便在庄子上试种...”

林氏,昭文帝不太意外,这林言溪确实有几分运道。

林辰补充道:“陛下明鉴,臣家中已食用过此物,新鲜时十分香甜,也可晒干磨粉。”

昭文帝忽然站起身来,朝堂立刻安静下来。

“林爱卿,朕今日便要亲眼看看这玉米。退朝后,朕与诸位爱卿一同前往你家的庄子。”

此言一出,满朝震惊。皇帝亲临,这是何等殊荣。

“陛下,这...”刘大人还想劝阻。

昭文帝一摆手:“若此物真如林爱卿所言,乃我大晋之福。摆驾!”

第75章 本朝第一例

正午时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出了京城。

昭文帝乘坐的龙辇在最前方,后面跟着大臣们的车马。

队伍转过山脚,一片开阔的谷地出现在眼前。

远处山坡上,一片翠绿高大的作物与周围的小麦田形成鲜明对比。

“那就是玉米?”昭文帝指着远处的金色田野问道。

“正是。”

随着队伍接近,众人都看清了这高产的作物。

这些植株足有一人多高,茎秆粗壮,顶端抽着穗子,中间结着硕大的玉米棒。

庄子上的农户早已接到消息,在林佑文带领下跪在田边迎驾。

“草民拜见陛下!”林佑文跪地叩首。

“起吧,带朕去看看这玉米。”

昭文帝兴致勃勃地走向田边,伸手摸了摸玉米叶子:“这玉米高大叶多,未尝不可拿来作牲畜的养料。”

安丞相点头赞同:“陛下思虑周全。”

昭文帝随手掰下根玉米,在手中掂了掂,眼中惊讶之色更浓:“这一棵树上便有五六个,的确高产。”

“陛下,可否让老臣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