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锦是笑眯眯送走兴安的,而后则是将那银票欢欢喜喜地锁在了妆奁中的小匣子里。

二爷还是很大方的嘛。

二十四,民间小年。

青河县地处北方,这里的小年,也称为祭灶。

祭祀灶神,各家各户吃灶糖,吃饺子。

小年夜,素来是没有在外面吃饭的规矩,所以会宾楼在晌午过后便歇业,苏记吃食铺子今日准备的食材也比平日里少上一些。

除了雇佣的伙计需要回家以外,苏记这边让青葵和霜叶负责,会宾楼那则是让郑明远负责,安置卖了身契的伙计吃小年的晚饭。

小年夜虽不比过年,但也是一个极为隆重的日子,再加上有了苏玉锦的发话,两边铺子也都没有省俭,只各自买个食材回来,做一顿丰盛的晚饭。

酥肉扣碗,四喜烧豆腐,锅包肉,粉条肉焖子,锦上添花菊花鱼,香煎梅花肉,素炒什锦菜,赛螃蟹……

琳琅满目。

苏玉锦,艾草和柳妈妈这里的菜式也毫不逊色。

珍珠丸子,酥白肉,蒸肉蛋卷,椒盐排骨,芋泥香酥鸭,鱼糕,主食的八宝饭,汤是虾仁香菇三鲜汤。

小年夜后,离过年便只剩下了几日。

尤其今年腊月是小进月,只有二十九,满打满也只有五日的功夫。

过年是大事儿,许多人过了小年夜后便开始不做活,不出入账目,开始筹备各式年货,预备着过年。

清河县城因为许多人进县城采购过年物资而额外热闹。

尤其是干果炒货,糕点糖果,首饰成衣铺子,迎来了年前最后的生意盛宴。

这人来县城多,略逛一逛,便得大半日出去,自然也就肚子饿,寻酒楼饭铺吃饭便成为了必须。

加上忙活了一年,既是来县城里头,花钱上面也比平日里更为大方。

因此,无论是苏记还是会宾楼,这几日都是宾客满座,伙计们忙碌的几乎要脚打后脑勺,吴建通一个大掌柜,有些忙不过来的意思。

时值年关,生意上最是怕出岔子,苏玉锦这几日晌午时都时常来会宾楼逛一逛,四处看上一看,也帮吴建通做些活,分担一二。

“掌柜的。”

伙计擦了一把大冬日里头因为忙碌的缘故而出的满脑门的汗,道,“楼上那位雅间的客人说是要三百道的麻婆豆腐,说要快,越快越好。”

三百道的麻婆豆腐?

正在忙着的苏玉锦和吴建通皆是一愣。

“这人是来找茬的吧。”吴建通拧眉沉声道。

“小的也这般觉得,哪里有正常来吃饭的,张口要这么多麻婆豆腐的?”伙计道,“可那人只说,他就愿意吃这道菜,还说这道菜价格也便宜,便想着多吃上一些。”

“那人还说,若是咱们担心他付不起钱,他此时便可以将帐先结了,只是这麻婆豆腐是必须得做的,还警告咱们必须得做,不能说标了特价菜,结果不往外卖,否则便要以此去衙门告咱们。”

“小的不知道该如何来办,便赶紧来寻掌柜的,看看如何处置?”

菜便宜,是特价菜,所以要多买,而且口出警告,让会宾楼不要耍花招。

很明显,就是冲着会宾楼来的。

而且很明显是故意不让会宾楼正常做生意。

一来这三百道麻婆豆腐原就是不怎么赚钱的,且还需另行采买豆腐,费时费力。

二来对方催的急,这三百道的麻婆豆腐做出来还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便不能做其他的菜给其他客人,哪怕两边都同时进行,正常做生意的菜出的也会极慢。

而这人既是刻意来找茬,必定也是有所准备,若是拒绝做菜,指不定要在会宾楼闹出多大的动静来。

可以说,势必会影响到会宾楼的生意。

“莫不是钱掌柜派来的?”吴建通略思忖片刻,又道,“不过其他几家酒楼也不是没可能。”

同行是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