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在风中顿时凌乱。

二爷跟苏姑娘之间,他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苏玉锦送走了贺严修,整个人都是兴高采烈地,甚至还特地又打开自己的妆奁看了一番。

二爷给的三百两,卖咸蛋黄方子的二百两,苏记平日所赚的零碎银子……

林林总总加起来,已是有了几近六百两银子!

且苏记先前的开销主要在买伙计上,现如今一次性支出逐步减少,生意彻底步入正轨,往后的收益也会渐渐稳定,只等着数银子就好。

这般下去的话,到了年底时,差不多能攒下大约一千两的银子。

有这么多银子的话,好像就可以琢磨点再做点别的事情了……

苏玉锦琢磨着,重新给妆奁里的小匣子落了锁。

雨停后,这天儿便一直都是晴天。

气温有所回升,但也不如先前暖和,苏玉锦有些怕冷,已是换上了夹衣,艾草她们也陆续开始添了衣裳。

苏玉锦特地交代柳妈妈特地去做了两身细布的宽大棉衣。

第032章 热心人(加更)

这是要给孙氏送过去的。

张槐花犯了错,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名声也是尽毁。

众人对于她这种见钱眼开,不惜去给旁人下巴豆水的行为也是深恶痛绝。

但,子女之祸不及父母,是寻常人默认的规矩。

所以众人虽然厌恶张槐花的行为,却同情其母孙氏,尤其孙氏卧病在床,在张槐花去服了劳役后,家中几乎没有任何的收益,连基本的吃穿都成了问题。

于是这几条巷子的住户,便自发地照顾孙氏一二。

有的送些馒头,有的送些汤饼,有的则是帮着去擦洗一下身子什么的……

可以说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苏玉锦住在这几条巷子之中,自然也跟跟随大家的人情世故,尽一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拿着做好的棉衣,柳妈妈临走时又道,“姑娘,要不老奴……”

略顿了一顿,柳妈妈接着道,“要不老奴再带一些木炭过去?这眼瞧着要入冬,屋子里头若是冷冰冰的,这人怕是着不住。”

“且有了张槐花之事,咱们若是表现的更为大方一些,也显得姑娘宽仁大度,于咱们苏记名声也好。再来,张槐花若是此次劳役之后长了教训还好,若是死性不改的话,往后她便更站不住脚根了。”

柳妈妈说的在理儿,苏玉锦点了头,“柳妈妈看着办吧,吃食什么的,也都可以带上一些。”

先前巴豆水之事,县衙罚了张槐花五两银子给苏记,这银钱也是可以花上一些。

“是,姑娘放心,老奴一定给办好。”柳妈妈应下声来,心里头盘算着要去给孙氏带的东西。

等置办完全后,喊了艾草跟她一块去,帮着搬抬东西。

也显得姑娘对此事看重。

二人是晌午饭后去的,去了大约一个时辰,回来时两个人手上已是都没有了东西,给苏玉锦回话。

“东西都收下来了。”

艾草道,“孙婶子原是不肯收,只说张槐花的事儿给姑娘惹了许多麻烦,心中已是愧疚的很,断不能再收姑娘送去的东西。”

“到是廖婶子刚好送汤饼过去,便劝了一通,孙婶子这才收了下来,连声道谢的,说让姑娘破费操心等类的话。”

廖氏也去了。

苏玉锦眨了眨眼睛,“廖婶子也记挂这孙婶子那边。”

“是啊,我听街坊邻居说,廖婶子时常过去送吃食,帮着孙婶子擦洗身子什么的,也是因为廖婶子的缘故,街坊四邻也都陆续的走动走动。”

看来,这廖氏也是个热心人。

不过那天廖氏来家中借擀面杖的眼神,实在不怎么友善。

兴许只是看错了?

苏玉锦扬起了眉梢。

这些到底只是小事儿,苏玉锦并未放在心上,到是天气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