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所有人起身,秦霈垣拱手道,「父皇,此次洪郑府赈灾,安民县子出力颇多,四处帮忙筹备粮食开粥棚,其一双儿女更是帮忙筹备治疗时疫所用药材,如此乐善好施,父皇也应奖赏一二。」

「论功行赏,理应如此。」秦毅澍点头。

有关安民县子,秦毅澍见过一次,因其进退有度,且募捐大量家产以供安民所用,因而对其印象颇佳。

商人谋利,但若是谋利之后用之于民,倒也帮了朝廷极大的忙。

此次洪郑府之事,秦毅澍也早已在奏折上知晓一些,也有心嘉奖,此次见秦霈垣开口,便道,「依你看,该如何奖赏?」

「儿臣以为,安民县子如此良善,可给予尊荣,加封安民伯之位,其子苏文宣博学多闻,做事稳妥,可堪大用,儿臣以为可入京为官。」

秦毅澍点头,「便如你所说,加封安民县子安民伯,苏文宣既有主事之才且文墨极通,便先入了翰林院做个编修吧。」

翰林院编修,从事诰赦起草,史书纂修等,虽不过七品官职,但翰林院掌管的是朝廷日常之事,朝中许多内阁大臣皆是出身翰林,每次殿试时,也唯有榜眼、探花能够入职翰林院,担任编修之职。

可以说,能入翰林,只要能力足以,往后便可平步青云,成为朝中重臣。

秦毅澍这般嘉奖,可谓极大手笔。

「父皇英明,儿臣替安民伯及苏编修谢过父皇隆恩。」秦霈佑叩拜谢恩。

秦毅澍抬了抬手,示意其起身。

眼看事情都已经解决完毕,秦毅澍的手搭在了龙椅的扶手上,准备退朝。

闫尚书咬了咬牙,站了出来,「皇上,臣……」

这是看他许久不曾回复,又趁着他此时高兴,便想提一提赐婚之事了?

秦毅澍的眼皮略耷拉了下来,「闫尚书这一张口到是叫朕想起来了,闫老夫人不日即将过寿,寿诞倒比太后还要早上两日,朝中像闫老夫人这般高寿之人不多,理应好好过一过寿。」

「闫尚书素日忙碌政务,只怕也不能在家全力尽孝,此次闫老夫人寿诞,朕赏赐锦缎十匹,黄金百两,也算替闫尚书表一表孝心。」

第290章 帮扶上位

“说起来,朕原是要赏赐一柄玉如意,只是不凑巧前几日被库房当值之人不小心摔断,虽也可做金镶玉来恢复如初,可到底寓意不详,此次便罢了吧,待回头再得了,再赏赐给闫老夫人吧。”

闫尚书为官多年,早已练就成了老狐狸,此时听秦毅澍话里话外的都在暗示此次赐婚不成,待往日遇到再好的再说,便咬了咬牙拱手,“承蒙圣恩,臣感激涕零,臣替家母谢皇上记挂关怀,也在这殿上说句不合时宜的话,待家母寿诞那日,还望各位到家中食些粗茶淡饭。”

“一定,一定。”

“闫大人如此孝心,令人称赞……”

“……”

大殿上的氛围,因为这件事变得欢快了许多。

秦毅澍见状,站起了身。

“退朝!”

在太监响亮的喊声中,所有朝臣自大殿门而出,缓步向外走去。

三三两两,凑在一起,交头接耳。

秦霈佑和贺严修此时一脸轻松,并排而走时,皆是脚步轻快。

眼看王阁老在前,贺严修快步走了过去,“王阁老。”

“贺侍郎。”王阁老微微欠身,看贺严修有话要说,便抢先张口道,“贺侍郎不必多言,老夫并无旁的目的,也并不想违背祖训踏入争斗,不过是善恶有报,老夫想让善良之人有善果,只此而已。”

“王阁老所言极是。”贺严修点头拱手,“王阁老慢走。”

待王阁老背着手,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带着生人勿近的气息走远,贺严修直起身来,听到安国公爽朗的笑声。

“这老匹夫还是如此脾气。”安国公捋了一把胡须,笑眯了眼睛,“不过我到是听闻这老匹夫虽平日里板正,从不做带私心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