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你的就是。”谢知真看着玉雪可爱的兔子心生欢喜,从笼子里抱出一只,放在怀里抚摸,脸上带着笑意,“一切自有旧例,我应付得过来,再说,当天全是女眷,又有许多长辈在场,你最不耐烦应付这些,何苦自寻烦恼?”

“那好,姐姐有相中的戏班子没有?当天打算用什么酒?点心师傅可找好了?咱们厨下新换的娘子们硬菜功夫尚可,点心做得可实在没什么特色。不如这几样差事交给我来办,必教姐姐满意。”谢知方自告奋勇,想为她分忧解难。

谢知真见他兴致勃勃,自然不会泼冷水,笑吟吟地点头应了,又催促道:“时辰不早了,快回去歇息罢。”

“养病的这些天,我睡姐姐的床睡惯了,回空明居反倒睡不安稳。”谢知方腆着脸拉了拉她的衣袖,“姐姐再收留我一晚可好?”

丫鬟们掩袖偷笑,谢知真既喜弟弟亲近自己,又觉这样不合礼数,无奈道:“你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说完这话,她转头吩咐下人们为谢知方备洗澡水,亲自将弟弟惯用的凉枕从柜子里拿出来,又令丫鬟把她的床被腾到隔壁。

谢知方看着姐姐忙前忙后为自己张罗,眼睛里闪烁着光亮,唇角悄悄勾起,露出个别无所求的满足笑容。

第十回 八面玲珑初露锋芒,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转眼就到了七月十八这日。

谢知真别出心裁,将宴席的地点定在湖心之上的亭子里,隔水搭着戏台子,坐在廊下,清风送爽,瓜果之香浮动,丝竹之声不绝于耳,令人心旷神怡。

她另外安排了几只蚱蜢舟,令健壮的仆妇们撑船,载着不喜看戏的小姐们去湖的另一边采莲蓬、摘菱角,颇有几分野趣。

齐国侯府的大夫人带着嫡女和两个庶女过来赴宴,见谢知真细细叮咛着打算坐船游玩的三个女孩儿注意安全,又嘱咐仆妇们小心伺候,仪态大方,温婉可亲,不由暗暗点头。

她抬手唤谢知真过来,和气地笑道:“难为你小小年纪,竟能一力张罗这许多事,又分毫不错,事事体贴。哪像我们家元娘,足足大你两岁,又是定了亲的大姑娘,到现在还只晓得玩。”

齐大夫人和谢知真的母亲是闺中姐妹,之前也是常来往的,母亲过世后,对方看不上董姨娘的身份,便少了走动。

这会儿,谢知真微微一笑,用的还是小时候的称呼,不动声色之间缓解了生疏:“姨母说笑了,我第一次承办这样规格的宴席,心里慌得了不得,多亏父亲提点、弟弟帮衬,再加上又有旧例,这才不至露怯,哪里当得起姨母这样夸赞?”

她又道:“元娘姐姐是人中龙凤,将来必定贵不可言,哪里需要操心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况且,姐姐如此无拘无束,天真烂漫,还不是姨母怜惜疼爱之故?我看在眼里,不知道有多羡慕……”

她这一席话,句句搔到齐大夫人痒处。

先是谦逊有礼,毫无骄矜之气,接着又暗暗夸了回齐家的大小姐被陛下看中,聘为太子妃的贵重品格,末尾自伤其身,勾起齐大夫人对闺中密友的缅怀。

果不其然,素来眼高于顶的齐大夫人越发高看她,态度也亲昵了许多,略微沉吟片刻,主动问道:“我听说你父亲为了明堂的学业,特地请了周崇周老先生授课?你清程哥哥的师傅上个月回家奔丧,且得几年孝要守,他父亲一时间又寻不到合适的人选,也不知道周老先生肯不肯再收一位学生?”

齐国侯炙手可热,权势滔天,哪里就寻不到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不过是看在谢知真母亲的面子上,愿意让嫡长子和谢知方来往交际罢了。

谢知真自然欢喜,笑道:“姨母既然开了口,待宴席结束我便求父亲去找周老先生说说,最晚明日给您回话。”

齐大夫人笑着拍拍她的手,暗中仔细相看了一回谢知真的容貌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