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塑料袋紧紧封住口子。
没想到小家伙们都颇为争气,腌了满满一坛子腌蛋后,竟还剩不少鸡蛋,她又用草木灰、碱、石灰粉、茶叶等做成腌皮蛋的“调料”,在调料和黄泥浆中“游”了一圈的蛋们,被裹上了干稻谷壳儿后装入塑料袋扎紧。
沈小茶一边洗手一边吩咐阿准将坛子跟几个塑料袋都搬进屋里去。
阿俊不知何时早已抛下书本,看得津津有味,但他十分不解“姐,草木灰腌的东西一股涩味儿,这不是糟蹋鸡蛋吗?”
沈小茶微微一笑,孩子,一个月后等着打脸吧,黄泥巴腌制的蛋,蛋黄颗粒感足而且沙沙的,比超市里卖得咸蛋好吃多了。
皮蛋瘦肉粥、咸蛋黄焗南瓜......正在时间的酝酿中等待被解锁。
? 第七十七章
也许是“天道酬勤”?秋耕后没多久, 淅淅沥沥的秋雨就缠/缠/绵/绵细如牛毛、下下停停,沈小茶本还打算给菜苗浇水的,这雨下得真及时。
她伸出手接雨丝, 只觉得沁凉透骨,眯着眼眺望远方, 群山跟林海都被笼上了一层薄纱, 雾散了又聚,看不太真切。
小院的泥巴地并未因为这场连绵的雨而泥泞,甚至连空气都不潮湿、黏腻,相反却有一股清爽与惬意, 三个人心情都不错。
“要不去山上转转?雨也下了四五天了,蘑菇跟木耳被雨一淋,怕是要泛滥成灾啦。”沈小茶吃完最后一口水煮蛋,有些难掩兴奋地回头跟阿准商量。
她见缝插针地买家具布置新房,将床一铺就勉强能住了, 就是余额少了不少,本来四万左右,现在勉强只有三万了, 山里的冬天十分漫长, 春天也来得迟,怕是一直要到明年阳春三四月才能采野菜了,所以她才想赶紧趁着天寒地冻之前攒点钱, 以抵御天灾人祸。
阿准看了看天色, 径自找出之前的雨衣,打算跟沈小茶一起上山, 阿俊指了指自己“那我呢?”自从上次跟阿姐一起赶山捡栗子后, 他就一直念念不忘。
沈小茶调出淘宝, 买了两盒自嗨锅“你当然是在家看书啊。对了,还记得我上次怎么弄的吧?实在不懂就看这个图。”她指了指盒子上的操作图,将盒子塞给阿俊。
阿俊有些泄气地重新拿起书,素来好学的他,此刻只觉得书上的每个字都面目可憎,偏偏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上次捡栗子的画面,沈小茶调皮地冲他笑笑,弄得他更烦躁了。
“先去那片松树林吧,前几日阿俊发现了一些好东西。”沈小茶三/步并作两/步追上阿准。
两个人途径梯田都忍不住打开木门进去查看一番,小麦跟油菜已冒出了勉强能看得见的芽苞,菜苗们也不复栽种时的蔫头巴脑,喝足了雨水,碧绿诱人。
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看来是不必再费时费力费钱地补种了!
这场秋雨来得真是时候啊,虽然距离收获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施肥、除草、杀虫......但曾经荒芜的土地里如今庄稼遍地,这件事本身就让人心生喜悦。
“今年冬天要是雪大些,就好了。”阿准有些疑惑地看着沈小茶,她耐心地道“冬天有大雪保湿、驱虫,且没有遇上倒春寒,那小麦跟油菜的收成肯定不会太差。”
阿准了然地点头,更加觉得她极有智慧。
须臾功夫,两个人都来到那片一望无垠的松树林里,沈小茶直奔距离最近的一棵枯萎松树而去。
“顺着树根挖。”她吩咐阿准,等扒开松针,挖出松根后,那些椭圆状的东西映入眼帘,沈小茶忙阻止阿准继续挖掘,她直接上手扒拉开松软的泥土,“这东西叫茯苓,挖破了就没那么值钱了,小心点。”
两个人直挖到天快擦黑,才挖完五棵树根,看着堆成小山的茯苓,她有种暴富的预感,干茯苓(茯神级别)单价一百多,两斤半左右湿的晒干能有一斤,这一大堆目测至少有100多斤左右,晒干肯定有50斤,这样一折算扣完手续费至少净赚一千多!
看了看镶满泥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