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周氏怎么也没有老太君老练。只是到这里,现在已经到大厅,怎么老太君不走,停下来什么意思。老太君把手放到唇边,示意薛嬷嬷不要说话,听话就好。压着满肚子的疑虑,薛嬷嬷低着头。老太君无非就想看看齐玉娴怎么处理,“你说我母亲定下的婚约,是吧!”
齐玉娴给管家使眼色,不要着急。管家无奈,到底听刘氏的话,还是齐玉娴呢?按理还挺长辈刘氏,但是齐玉娴是嫡长女,还是清宁郡主。不容得管家不听,于是管家低着头,松开书生。书生迅速的回答:“是的,郡主,我们可是连庚帖都交换了,要是郡主不相信,可以看一下。”
说着从衣袖中小心翼翼的拿出,不敢太靠近齐玉娴。但是也确保齐玉娴能看到,齐玉娴眯着眼:“这是真的吗?”“郡主,怎么不是真的,本来以为郡主是医者,理应善良。没有想到郡主居然怀疑,太让小生失望了!”书生唉声叹气的模样,不由的让齐玉娴皱眉:“公子,此言差矣,医者父母心。那是对病人,公子可别误解了!现在敢问公子,我母亲什么时候在哪里定下你我的婚约,还交换庚帖,还有我母亲的手镯什么时候给你的。你家中可还有其他证人?”
书生迟疑的抬起头:“郡主,小生家中现在就小生一人,我们的亲事是八年前小生在街上救了你的母亲,她拜托小生的。让小生好好照顾郡主,没有骗着郡主,还有大夫人,三夫人。”八年前,陈氏出门了吗?“不知道能否请公子说的具体些?”“这个当然可以了,郡主。”
接着书生就说了,八年前陈氏出水痘,被送去庄子上休养。在街上遇到卖身葬父的书生,好心的给了书生一百两银子。书生感恩戴德,给陈氏磕头感谢。后来陈氏居然拉着书生让书生娶齐玉娴。书生愣着许久,毕竟年轻,不懂事。没有想到遇到这样的事情,最后答应陈氏,约定好等到齐玉娴及笄前来定国公府提亲,陈氏还把手镯给了书生,怎么会有假?
书生说得似乎很可信,周氏和刘氏陷入沉思,薛嬷嬷着急的不行,在心里不由的骂着陈氏,怎么会那么糊涂给齐玉娴定下婚约,现在不是添麻烦吗?到底该怎么办才好,薛嬷嬷也不敢催促老太君。书生认真的凝望着齐玉娴:“郡主,小生所言句句属实。”
172 未婚夫登门(三)
书生有自己的骨气,也依照跟陈氏的约定上门来提亲。老太君拄着拐杖出现在大厅,周氏和刘氏连忙走过去搀扶:“老太君,您赶紧坐下来。”“娴儿,你先回院子去,这里交给老身好了,去吧!”留着齐玉娴在很尴尬,很多话,当着齐玉娴的面不好说,莲香和翠玉松口气,老太君可算来了。“姑娘,姑娘,我们回去吧!”
莲香轻声的提醒齐玉娴,齐玉娴回过神,依言俯身:“祖母,那娴儿告退。”书生恋恋不舍的望着齐玉娴离开的背影,回到屋里,齐玉娴立马给梁明达写封信,估计瞒不了梁明达。有些事情可以一起商量,梁明达正坐在书房发呆,见到窗口的鸽子落下,飞快的起身拿着鸽子腿上的纸条,脸色顿时大变。
想都没有想就出门。在大厅遇到吴氏和梁国公,“达儿。”吴氏开口留住梁明达,梁明达着急的要出去找齐玉娴。但是必须要敷衍吴氏,走过去作揖:“见过父亲,母亲。”梁国公淡淡的点点头,端着桌上的大红袍喝起来。“来,达儿,赶紧正好你来了,我跟你父亲有话要跟你说,别站着,坐下来。”
还伸手拉着梁明达,梁明达心急如焚:“母亲,儿子现在有事要出去一趟,有什么事情等着儿子回来再说可以吗?”梁国公轰的一声,放下手中的茶杯,“哼,你现在倒是比我还要忙了,要是不想去提亲,那就算了。”这话什么意思,梁明达下意识的开口:“父亲。”
“傻孩子,我和你父亲商议过了,下午就去请媒婆去定国公府说亲。”现在梁明达应该高兴吧,总算能定下来,到时候梁明哲和梁明达的亲事一起办,也省的吴麻烦。梁国公也没有办法,吴氏一直跟梁国公闹脾气,只能勉强答应。但是瞧着梁明达似乎爱答不理,就让梁国公浑身来气。
吴氏递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