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去读书科举吧。
一来游淼惦记着赵超,总希望自己能帮上他的忙。
二来总不能就这么下去,虽说沈园不错,身边的李治烽也很好,但一辈子呆在家,也不是个事儿。
于是他用这几个月的时间,重新读了些书,预备去考试。
今年各地乡试提早了两个月,不知道是甚么缘故,有人在猜来年会开恩科,也有人说要因为边境不稳,朝廷缺人手,总之说法林林总总,不知头绪。
乔珏到江城府去,帮游淼使了银钱,便说已是秀才。
那头自然知道游淼身份,遂让他六月过来乡试,言道碧雨山庄那头也帮他朝乡试官打了招呼,游淼一听就知道,游汉戈应该也是要去的,只是才读了这几个月书,不知道三字经认全了没。
六月初六,游淼带着李治烽骑马进了江城,天气甚热,一场暴雨在天上悄然酝酿,考场里黑压压的全是人,流州各地县、乡的秀才聚集在一处说话。
游淼只是独自站在屋檐下看乌黑的天幕。
“准备好了么?”
李治烽问。
游淼说:
“乡试有什么难的,根本难不倒我。”
李治烽笑了起来,忍不住伸出手指,捏了捏游淼的脸。
游淼斜眼乜他,没好气道:
“笑什么。”
李治烽摇摇头,不禁莞尔,说:
“你比起一年前,变了许多。”
“有么?”
游淼莫名其妙道,回想自身,确实仿佛变了点,是什么时候开始逐渐改变的?
他想了一会,随口道:
“那是因为有你跟着,良师益友嘛。”
乡试考场上,游家的马车停在外头,两名书童把游汉戈请下来,游汉戈进来以后先问了句什么,游淼一看就懵了,游汉戈也来应试?
这人不是年前才开始认字儿么?
过年来山庄时,连个影壁上的字也认不全。
“弟弟!”
游汉戈笑着过来朝他打招呼,说:
“我就知道你会来。”
乡试是乔珏替游淼找的人,虽然碧雨山庄也帮游淼通了声气,但游淼也懒得去分说了,遂道:
“你也来赶考?”
游淼在这种地方看到他,简直是说不出的好笑,游汉戈怪不好意思的,说:
“从前跟着我娘,陆续也学了点,爹就让我来考考,权当试试怎么回事了。”
游淼也真佩服老头子和这便宜大哥,心道你就认了六个月的字,这样都能考上的话,大家都不用读书了,旋即一想不对,老头子别的不成,钱可是多得花不完。
批卷时使银钱,游汉戈不就能中了么?
游淼想到这里,当即一张脸就沉了下来,所幸看游汉戈这厮,还不像个要舞弊的。
游汉戈吩咐书童拿出个木盒,说:
“来,哥哥给你的。”
游淼接过木盒,看到游汉戈那期待的目光,一时间又没法给他脸色看,自打离家之后游汉戈就总在给他东西,要么就是钱,要么就是这些小玩意,他打开看了一眼,见里头是一套宜兴的紫砂壶和四个杯。
“我这倒是没给你带点啥……”
游淼颇有点不自在,幸亏就在这时乡试考场敲钟,童生们纷纷入场,游汉戈在另一头,说:
“弟弟!
好好考!”
游淼点头,进了考场,李治烽在外头站着,说:
“好好考。”
游淼笑着过去,抱了抱李治烽,考官在旁边看着,说:
“你哥今天也来考?”
游淼拇指朝着外面的李治烽戳了戳,答道:
“外头那个等着的才是我哥。”
游淼拿出纸笔,考官从袖中抽出一个竹筒,将封好火漆的题给他,出外锁门,乡试正式开考。
张二乃是江南籍,乡试